关店潮继续 实体零售业如何逆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王硕    时间:2016-04-21





  在《2015年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统计的93家零售上市公司中,截止2016年3月底,已公布年度财报或快报的公司有88家,营收下降面为47%,净利润下降面为60%,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为33%,亏损面为15%。中国零售业在2015年又出现了深度探底,在这期间,国内主要零售企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关店潮仍未间断。


  2015年我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了理性开店、主动关店的新时期。


  在4月8日举行的“2016联商网大会暨全球零售创新峰会”上,联商网发布了最新的《2015年主要零售企业超市、百货关店统计》,该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主要零售企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关店潮仍未间断,2015年我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了理性开店、主动关店的新时期。


  营收净利润双降


  在《2015年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统计的93家零售上市公司中,截止2016年3月底,已公布年度财报或快报的公司有88家,按照营收与净利润两个指标分析,营收下降面为47%,净利润下降面为60%,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为33%,亏损面为15%。中国零售业在2015年又出现了深度探底,但又远未见底。


  这88家公司2015年全年实现营收12885.59亿元,净利润359.8334亿元,净利率2.79%。据统计2007-2008财报年度,全球包括沃尔玛、特易购、家乐福、欧尚、麦德龙、克罗格、卡西诺、7-11等12家著名零售商的平均净利润率约为3%,而2012-2013年财报显示这12家平均净利润率下降到了2.7%。


  在38家涉足百货与购物中心的公司中,虽然营收下降的企业超过六成,净利润下降的公司超过七成,但其净利润率仍高达5.64%。大连久光和大连友谊的营收下降都超过了20%,从宏观环境和内外现实分析,百货业更易受大环境的影响。


  12家涉足超市、大卖场与便利店的公司,营收下降的企业占一半,净利润下降的企业占四分之三,净利润率仅为0.92%。首先,老牌企业的亏损在继续扩大:联华超市2014年还有3100万元净利润,2015年变成了亏损4.97亿元;人人乐2014年亏损5.89亿元,2015年亏损略有减少,也达4.65亿元。新华都2014年盈利4000万元,2015年亏损3.87亿元。武汉中百、京客隆、三江购物等企业也同样面临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局面。


  总体上看,超市领域跌势甚于其他业态,在薄利情况下,因成本费用问题,利润压力高于其他业态。多数企业处于转型探索期,许多企业在社区店、便利店及专业店方面开始了探索。


  综合而言,93家企业分布的7大业态中,药妆和电商行业表现相对较好,百货、超市、购物中心困境已现,以百货行业危机最大。从2016春节监测数据来看,各地市场不平衡、不乐观,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黄金周总体下降6.55%。


  关闭门店未活到5年


  根据统计,2015年的实体零售业扩张步伐日趋理性,12家国内主要超市新开门店580家。


  从数据上看,受“零售寒潮”影响,零售业很不景气,但实体扩张并未因此而停止,只是扩张的步伐缓慢,日趋理性。从业态内容上看,新店开业伴随的内部微调、外部组合及社区商业服务要素在迭代积累,像华润万家大卖场中的堂吃、物美加重线外社区服务要素等。


  发力小业态、下沉三四线市场、布局“一带一路”成为超市零售业的发展选择;百货型零售公司则发展全渠道、开设购物中心及购物中心化转型方式;而像药店、电器等专卖业态,选择了优化网点布局,同时发力线上渠道。无论超市还是百货,渠道下沉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但下沉下去的店铺关门歇业的也不少。有些地级城市,低收入的人进不去,高收入的人又涌向更大的城市,结果,无论地产还是商业都不太景气。


  虽然2014年关店201家的数字惊人,但2015年关店数量又创新高。


  据联商网统计,150家百货公司开店135家,剔除重复计算,实际开店122家,包括其他百货单体店,全年开店总数约150家。其中70家大型百货集团开店117家,关店87家。


  值得注意的是,超市是关店的主体,华润万家对乐购的整合之路也是“一波三折”,今年华润万家关店727家也创了新高。联商网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润万家实现1094亿元销售额,全国共有门店3400家,2015年新开门店近300家。而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4年连锁百强统计数据,华润万家2014年以1040亿元的销售额位列超市榜单第一,销售同比增长12.6%,门店总数达到4127家。两者相比,华润万家各类型门店总共减少了727家。不过,华润万家相关人士表示,门店数量是“由于业务的调整,去年华润堂、太平洋咖啡、中艺等品牌已剥离华润万家”。


  另外,家乐福关闭门店18家,人人乐关闭11家分列第二、第三位。此外,永辉关闭8家,物美、麦德龙关闭2家,沃尔玛、卜蜂莲花、欧尚、永旺关闭1家,大润发依然保持着0关店的记录。除了华润万家的惊人关店数外,家乐福关18家超过开店数17家、人人乐关店11家超过开店数7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大品牌的变革之难。


  对2015年关闭的43家大型超市与31家百货店的统计显示,这些店铺的平均存续时间还不到5年,仅为4.89年,而且百货比超市还短暂。其中,百货店为4.81年,大型超市为4.95年。这也可以说明关店的一个基本趋势:从被动转向主动。前几年零售业出现“到期危机”,即店铺租约到期以后由于租金大幅度提高而被迫关店,如今不到5年就关店,基本上是业绩不好为了止损而关店。


  还需要注意的是,奢侈品关店也在提速。包括路易威登、古驰在内的等23个奢侈品牌2015年开店74家,关店58家,门店净增16家。与2014年相比,开店速度明显放慢2014年开店97家,降27%,但2015年关店却比2014年提速107%2014年关店28家。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指出,止损是企业当下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运营能力的体现,从长期来看,优胜劣汰及商业集中度增加是必然趋势。对多数企业来讲,如何强健自身,在汹涌的大时代中做一个整合者,可能更有挑战意义。我国零售业内的联合重组还有很大空间,商业体量会继续增大,网络影响刚开始,利润下滑未见底,业者需要好好修炼基本功。


  线上零售陷入瓶颈


  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占据了90%的实体零售该何去何从?中百集团总经理万明治认为,由于盈利模式存在问题,运营成本过高,线上零售已经陷入瓶颈。


  “以生鲜O2O为例,首先冷链配送,冷链物流,冷链包装,冷链干线运输,甚至到店里面打包送到顾客手上,平均一个生鲜电商的旅单成本接近98元,做得好的是76元,但是生鲜电商平均客单价是150元。其中物流旅单成本占了一半,50%利润已经没有,也就是说一根香蕉毛利至少达80%才可以盈利”。


  万明治介绍,线下零售逆袭三部曲为苦练内功、收复失地、逐步逆袭新生代。“供应链需要扁平化,做买手制自有品牌。电子化需要精细化服务,以会员为核心,我们要建立线上线下互联平台,通过手机APP端实现连接。将来崛起的一定是融合B2B2C的大互联零售企业,没落的是二房东模式的零售企业。”


  乐城股份总经理王卫业提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都在向门店小型化转型,小业态迸发出了更强的生命力。


  大服务大融合是趋势


  同时,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三枝富博分析道,中国的消费结构会有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中层收入者越来越多,他们的消费更加丰富;二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好,会很大程度改变市民的消费方式;第三,市民消费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他们会越来越匹配价格和价值,所以现在的消费者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改变而做出改变。”


  三枝富博认为,实体店不可能被完全取代,今后的市场重点就是网络与实体店的融合,而实体零售的未来取决于服务和附加价值。


  “今年伊藤洋华堂的目标是CSC,即挑战、速度、交流。挑战是指做好基本四原则的进化,速度包括商品、资金的周转率,交流是指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供应商的交流,和顾客的交流。”


  解百集团、杭州大厦董事长童民强谈到,大服务大融合是未来实体零售行业谋变的方向。“从商业角度来讲最重要是商品和服务。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商品跟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大服务,大融合,就是要满足各种特定消费群体多元化的需求,所以未来的零售商业也应该是能满足各种特定消费服务需求的一个大平台。”


  童民强说道,我们是以零售商业这个实体为入口,连接健康、医疗服务、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培训,以后我们还会涉及教育等服务所需,把它打造成大的服务产业链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更好地反哺零售这个主力。


  传统意义上对商场的分类是以商品进行分类,在童民强领导下的新解百正在思考怎么以消费需求来进行组合分类,比如尝试创新儿童商业模块,这个模块有两个闭环圈,第一个闭环是从孩子出生前2年到学龄前,包含孕妇体检、孕妇生产医院,到孕妇产后的修复、月嫂服务,心理咨询等等;第二个闭环是小学阶段,包含各类早教、培训、音乐、体育等衍生项目。


  “用服务连接成主线,让顾客加入到我们的俱乐部来,这当中会产生很多的商机,也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所以从这里也使我们看到,未来商业服务的大融合是必然存在的需求,它们相互促进也相互反哺。”


  随着中高收入者人口的增加,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据统计显示,外出就餐及儿童相关的支出有增加的趋势。个人消费方面,2015年消费品零售额为10.7%,低于2014年的12%,其中网购产生的零售额约为3.8万亿元,占消费品零售额占比的12.9%,增长率为33.3%。(本报记者王硕)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