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技术创新载体建设 完善制造业强国战略蓝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4-15





  核心提要: 2015年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内工业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仍然亮点纷呈,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基础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6年,各国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战略部署,加大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力度。而我国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深入落实,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将逐步形成,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和创业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逐步贯彻落实。


  针对当前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仍存在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够,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建设亟待加快,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能力有待提升,中国制造世界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等等问题,赛迪智库提出几点建议: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定出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推进各地建设;聚合产业知识产权资源,提高联合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加快制定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推进行业内广泛实施。


  A 2016年形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


  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将逐步完善


  2015年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国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谋划,推出了多项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文件。这些举动将对2016年工业技术创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深入落实,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将逐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将逐步完善,创新环境将不断优化,主要包括:


  一是围绕2015年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一系列关于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的修订将陆续开展,各地也将积极推出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是为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1+X”规划体系将全面部署,“十三五”工业领域的33个专项规划也将在2016年逐步推出,特别是作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有望落地,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三是进一步打造“双引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各领域的落实力度将不断加大,各地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氛围将更加浓厚,保障支撑的政策体系也将陆续出台,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将基本形成。


  工业技术创新基础持续增强


  预计2016年,我国工业在资金、人才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的总量将继续名列世界前茅,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基础会持续增强。


  第一,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将进一步加大。过去十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一直呈明显增长趋势。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1.3%稳步提高到2014年的2.1%。为了达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仍需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R&D经费投入将突破14000亿元。


  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势头迅猛,近十年来企业研发投入一直占据全国研发投入的较高比例,并从2005年的68.3%提高到2014年的75.4%。可以预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带动下,2016年这一比例将继续保持在75%以上。


  第二,企业研发人员规模将继续扩大。从下图可以看出,2004~2014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04年的54.2万人/年提高到了2014年的264.2万人/年,在全国企业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从趋势看,2016年这一比值将保持在70%以上,企业研发人员规模将突破280万人/年。


  第三,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研发机构的数量和比例将继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呈现增长趋势。预计2016年,这种增长态势将一直持续,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组建企业内研发机构。


  从以上趋势看,2016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会更加坚实,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会进一步加强。


  工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末期,国家着力实施创新型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显著。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新近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2.8(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3.1%。从这个趋势看,2014年中国创新指数预计为160,到2016年将突破180。


  在国际专利方面,2014年,中国PCT专利申请2.56万件,较2013年增长18.7%,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3442件专利申请成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者。预计2016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将继续大幅增长,但如华为、中兴这样的领军企业数量依然不多。


  在发明专利方面,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但近两年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在技术市场的交易情况方面,2004~2013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以平均21.4%的速度增长。可以粗略估算,2015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将超过9000亿元,2016年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


  在新产品销售方面,2008~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8.6%,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2008~2014年全行业(含内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低于外资企业的同期水平。预计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但与外资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以上趋势看,2016年,我国创新环境将持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将继续加大,创新产出能力会不断提高,创新成效也将显著增强,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B 核心问题


  工业创新体系不够完整 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建设亟待加快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够


  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创新资源碎片化和产业协同创新不畅是两大突出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管理条块分割,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相对分散,科技资金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领域科技资源碎片化,资源配置的短缺与重复现象并存。同时,创新活动分散导致了难以形成创新链,科技成果也无法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技术匹配衔接,进而影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技术研发、创新要素、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确保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这样才能真正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


  其次,当前我国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主要体现为:主导创新方向的龙头企业缺乏,产学研互动协作不紧密,成果产业化困难,投融资渠道不畅等,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影响制造业的真正做大做强。


  最后,当前在我国制造业创新进程中,还存在较强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影响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学习美国和德国制造业发达国家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建设亟待加快


  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建设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如美国政府从2012年开始投资建设了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英国政府近年来也陆续创建了七个“弹射中心”。加快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制造业创新载体存在的分散重复问题值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存在着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实现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的创新平台和中试系统,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缺失,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等。


  要解决上述制约科技与产业联系不紧密的痼疾,亟须打造能够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全新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部署建设了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接下来,有效整合这些创新资源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仍需加快。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能力待提升


  我国企业国际知识产权布局意识增强,但海外布局能力仍有待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5年3月19日发布的公报,2014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长速度最快,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位,并且我国华为公司以3442件专利申请成为当年最大专利申请企业,表明我国企业国际知识产权布局意识、能力在不断提升,也出现了个别具备与行业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龙头企业。


  但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能力仍不乐观。2014年我国PCT专利申请与位居前两位的美国、日本仍然差距较大。我国PCT专利申请占总量比例为11.9%,这一比例与我国连续多年位居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第一位很不相称。


  我国知识产权产出总量领先,但优势企业数量仍不足。2015年7月8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发布,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居第19位,我国的知识产出总量优势尤其明显,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在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总能提升的情况下,我国优势企业却寥寥无几,如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申请人排名前10位的仅有华为、中兴、中石化三家企业,前20位中国企业仅占5席,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势在必行。


  中国制造世界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工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一,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远不是制造强国,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还缺乏竞争力,尤其是质量品牌问题较为突出。


  在2014年Interbrand世界品牌排行中,华为作为惟一一家中国企业排名第94位,这与中国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反差巨大。当前将品牌作为建设目标,而不是把品牌作为产品附属,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空间,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打入国际市场的惟一选择。我国许多企业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品牌管理策略和方法,加上企业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质量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效益,因此中国制造还没有形成世界品牌效应。


  C 对策建议


  激发创新活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处于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期,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激发创新活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同时,政府应该强调激励性政策和倒逼性政策相兼顾的产业政策,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一方面,建议强化对企业创新的财税扶持政策,加大普惠性创新政策措施实施力度,落实激励措施,完善支持创新的各项制度,提高科研团队创新收益权,强化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用体系,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建议加速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中的有偿取得制度,加快多领域改革,建立产业技术经济政策体系,强化技术、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用地等指标约束,倒逼企业走上一条产品高附加值、竞争差异化的道路。这对于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企业创新活力将有重要意义。


  加快制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需加快制定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探索地方对接模式。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里面一项重要的工作。


  按照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方案》要求,工信部正积极制定《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规定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创建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保障体系等。下一步,一些有实力的地区也将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和定位,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中心。目前,已有一些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启动创新中心建设,如大连高新区率先提出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2025创新中心”,江苏提出建设苏南“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通过建设区域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逐步形成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


  提高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


  目前,我国企业由于知识产权储备和布局不足导致了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加剧,企业作为个体在应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海外维权中资源有限、应对乏术,无法形成合力。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以及专业的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作为产业的协调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应组织建立联合应对知识产权风险机制,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保障支撑。


  同时,引导专利池等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机制建立,统筹建立以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在关键技术领域、重点行业中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专利数据查询、咨询、检索分析等公共服务,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数据资源利用指导,引导企业加强专利信息利用。通过知识产权联合布局、谈判和联合应诉等多种形式,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与争端,增强企业风险防御和处置能力,为海外维权和市场竞争保驾护航。


  加快制定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


  2016年,我国应继续积极加强质量品牌工作,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全系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眼“十三五”规划布局,以两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等中心任务为主线,部署年度任务,谋划长远发展。建议一手抓全面推进,夯实质量品牌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一手抓重点提升,解决质量品牌建设突出问题。


  加快《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步伐,指明今后三年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方向,推动我国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促进制造强国建设。以工业强基专项行动为依托,加快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推进行动计划,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年度建设工作:一是改善质量品牌社会和市场环境;二是推广先进质量方法;三是深化工业品牌培育;四是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五是加强政策规划研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分析课题组)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