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智能制造的路径在哪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智王林 任明超    时间:2016-04-11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智能制造成为一大热点。


  那么,什么是工业4.0,什么是工业互联网,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什么是智能制造?各个相似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法国达索系统总裁贝纳·查理表示,率先提出智能制造等理念的美国不仅关注智能制造的过程,还关注制造出的产品是否智能,这带来了软件、电气、硬件等结合领域制造业的复兴。而从欧洲的角度看,德国领先提出的工业4.0关注的则是制造系统和框架的优化。


  TCL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东生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提法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不一样,因为中国整体的工业水平与德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中国制造2025更强调智能化、自动化的能力,要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产生应用和联系,从而最终实现个性化定制。


  三一重工集团负责智能制造的高级副总裁贺东东认为,德国的“工业4.0”计划更擅长于制造过程和制造技术方面,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对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有更多的关注。


  “中国的挑战是既要做制造过程的提升,也要做商业模式的转变。”贺东东说道。


  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智能制造:让互联网‘务实’”上,参与讨论的嘉宾一致认为,智能制造并不是空中楼阁,也不能停留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只有真正服务到实体制造业,才会产生应有的作用。


  目前,钢铁、装备等制造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情况,却有不少人跑去日本买马桶盖。对于这样的错位,飞龙网首席执行官僚冯剑峰分析,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还不能实现“精细化、柔性化”的生产,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由此造成产能过剩。


  对此,冯剑锋认为办法有两种:一是学习德国、美国的经验,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二是采用智能大数据的方法开展精准化生产,促进中国版本工业4.0的升级,“让工业化的生产对接最直接的需求”。


  在贺东东看来,智能制造实现的路径包含几个层面,首先是工业消费和工业制造模式的转变,从买产品、买硬件,到买功能和使用价值,并且基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极高效率快速生产。


  “简单一点讲,就是把产品变成一台电脑,以软件和嵌入式的系统来定义这个产品。所有的工业产品,将来都可能变成一个小的智能机器人。”贺东东说。


  贺东东补充认为,智能制造的第二个层面在于让机器互联,产生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这个层面更加的高效,更加的智能,是整个体系的变化。”


  贺东东认为的第三个层面的变化是制造技术的变化,尤其是全过程的制造技术、研发技术的提升。


  百度总裁张亚勤则在另一场分论坛上表示,“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从万物互联的阶段进入到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传统行业相融合,即“+互联网”和“互联网+”。


  张亚勤预测,未来互联网技术进入并深度融合物流、制造等行业后,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能未来三十年这儿的商业机会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的消费互联网。”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