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进口数量将有所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王敏    时间:2016-04-01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和生产资料的需求有所降低,而摩托车文化在城市消费者中快速兴起。这种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国外高端摩托车进口的增长,同时也促使国内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加大了研制开发中大排量摩托车的力度,对提高我国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进口增势不减


  目前,我国进口的摩托车主要来自于泰国、德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进口的摩托车占我进口总量的70%以上。尤其以泰国增长量最多,2015年我国自泰国进口的摩托车达11446辆,占全年我国进口摩托车总量的48.8%。从亚洲国家的进口也呈现较大增幅,其中从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印度进口的摩托车数量明显增长。国外很多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中国加快布局,哈雷、川崎、杜卡迪、胜利和本田等都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了专卖店,哈雷的专卖店已有10多家。从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情况看,各品牌的销售情况都很乐观。此外,KTM也在与国内企业合作,产品将陆续登陆国内市场;雅马哈将其生产基地迁移到重庆;宝马与国内企业的合作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本田已完成拟投放中国市场的产品相关检测认证工作,蓄势待发。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摩托车的进口仍将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今年摩托车进口数量增幅将超过50%


  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摩托车产业整体呈继续下行的走势,2016年这种趋势不会改变。虽然国内的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但行业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已有少数企业倒闭破产,退出了市场。同时,国家对行业的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大,工信部已对部分摩托车企业予以特别公示,逾期不合格的企业将取消目录。同时,汽车、电动车的快速增长也对传统的摩托车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情况来看,亚非拉等地区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消费者对摩托车产品仍有很大的需求,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不断加大,产品缺乏技术创新等因素将使我国摩托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在与印度等新兴的摩托车制造国家相比,低价竞争的优势在逐步削弱。其次,国际需求变化多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导致整体购买力下降。中东等地区政局不稳,一些出口重点地区如非洲、拉美等本币贬值也给我国摩托车的出口带来很大的困难。


  2016年我国摩托车的出口将会继续下滑,但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5%左右。


  对于摩托车的进口,客观地讲其对促进我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能够促进摩托车产业的结构调整。目前国内能量产大排量摩托车的企业很少,且数量不多,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差距还很大。面对传统产品市场的萎缩、城市消费者对高端摩托车的需求加大,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在战略上进行适应性调整,采取引进、合作、并购等方式,涉足中高端摩托车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未来几年,国内部分企业的中大排量产品将陆续面世。二是摩托车进口增长会促进摩托车产品的技术进步。我国摩托车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与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差距非常大,甚至与后起之秀的印度也有较大差距。但进口摩托车的不断增加,为我国的摩托车制造企业开拓了视野,也为企业产品的技术进步指出了方向。三是摩托车进口促进摩托车营销、服务体系及模式的转変。众多国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其经营模式也为我国摩托车的营销体系变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品牌效应、文化的融合、服务体系及模式等都是可学习和借鉴的。目前国内市场销量锐减,传统的三级营销体系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销售终端规模大幅萎缩,以价格为营销主要手段的做法逐渐演变为理念、品牌、质量和服务的竞争,在中高端产品的竞争中摩托车文化又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为此,进口增长对国内摩托车营销和服务体系及模式的转变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进口摩托车已占据国内高端市场50%以上的份额,随着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国外品牌在国内高端市场上的份额还要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由东盟进口零关税,使得由这个地区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较低,虽然与国产的产品还有一定的价格差,但进口摩托车的品牌、技术水平、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时尚的外观设计等还是受到了很多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在中等排量的产品上也将与我造成较强的竞争,这种局面将会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摩托车进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摩托车产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预计2016年我国摩托车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增长,增幅还将超过50%。(机电商会机械行业部王敏)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