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 中国茶企上市难在何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陆琨倩    时间:2016-03-31





  中国人的喝茶历史长达千年,至今,国内茶叶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但在国内A股市场,却未有一家上市公司,业内甚至有一种说法,中国七万家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


  中国茶企为何上市难?归根到底还是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问题。


  标准难建


  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精制茶行业收入达到1669亿元,近十年茶叶产量达到244万吨,复合增速18.62%。虽然近两年来受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行业产量和收入增速均有放缓,但收入增速仍可保持在10%之上。


  不过这个超过千亿元规模的行业,品牌茶企却少得可怜。早在2012年,福建安溪铁观音就披露了IPO申报稿,希望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折戟。目前,只有天福、龙润茶两家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内地A股市场至今还没有一家茶企。随着新三板开放,谢裕大、恒福茶业、湖南黑美人等数家茶业“取道”新三板寻觅资本融资。不过,即使算上已在新三板挂牌的茶企,依然没有超过10家,而且规模有限。从目前已公开披露规模最大的天福控股为例,201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89亿元。近期,国内第二大品牌茶企八马也在新三板挂牌,其2014年收入3.94亿元。据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估计,品牌茶企在行业中的占比不超过10%。可见行业集中度非常低。


  为何茶企鲜有上市公司?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首先是主板要求的上市公司都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而民营茶企往往规模较小。


  规模小的背后,其实是标准化在作祟。王文礼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国内茶企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办法实现规模化。


  只有标准化之后,才能实现规模化,之后才有品牌化。标准化最难的是将评判标准固化下来,将所有内容量化。比如说采摘度、发酵度、烘焙程度等,但这些标准,不是一时三刻能建立起来的。


  标准难建,直接导致了规模化受困。王文礼认为,茶企普遍盈利能力不高,一方面,茶叶是个慢热型的产业,不可能像房地产一样爆发;另一方面,产能通常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八马为例,目前只用了一半的产能。“只有当销售进一步集中到品牌茶企上,才能更好地提高盈利能力。”


  另寻出路


  其实上市难也与背景有关。与立顿不同,中国的茶企,一直想做成高端消费产品。“过去,大家都想将茶叶做成奢侈品,像LV、巴宝莉一样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但现在,茶企可能更想成为优衣库、ZARA,而这种思路,与过去在“三公”消费风气下,以团购、送礼为主的中国品牌茶企市场是相矛盾的。


  “也许你觉得很奇怪,国外很多东西都卖得比中国贵,比如包包,但唯独茶叶,中国的茶叶价格要比国外高得多,这是国内畸形发展的表现。茶企要想做大,品质好,价钱便宜,才有可能。”王文礼说。2014年,天福的毛利率高达61.9%,八马为57.1%,谢裕大为45.3%。


  八马茶业总经理吴清标坦言,“从前,我们有七八成的生意是来自送礼需求的,但现在,只有30%了。”八马,光铁观音一个品类,上好的茶叶可以卖8000元/斤,但“三公”消费受限后,八马的客单价就降低了30%~40%。


  “虽然‘三公’消费对我们影响不少,我们也因此关闭了一些门店,但整体而言,却是一个机遇。”王文礼认为,因为他似乎找到了一条更快树立品牌化的路。“未来第三方渠道,比如电商,正在加快茶叶品牌化的进程,年轻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因为电商销售的产品都是标准品,而且品牌茶叶的价格回归也体现了优势。以八马的老枞观音为例,300克的产品才卖68元,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7万桶。这充分体现了规模化经营的优势。”现在,八马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到整体营收的近一成。


  其实,天福也在走同样的路,该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调整了茶产品的品类,由高档产品趋向低端实惠型产品。该公司称,以此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同时,该公司还在2013年进军茶类饮料含奶茶业务,开始大打组合拳。


  刘仲华认为,茶行业的调整还将持续,“过去高端茶走的是传统送礼市场,随着这部分市场的缩减,企业要建立新的营销模式和通路,让高端茶走进大众市场。但与此同时,品牌茶企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这种竞争既包括了价格,也包括了规模化、品牌化的竞争。


  回归后的中国茶企,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王文礼认为,前路漫漫。“为什么国内的茶企都无法像立顿一样,放在超市的货架上卖,而是需要专门在超市中僻出一块,做专门店、品牌店?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茶企的品牌力不够,放在开放式的货架上,消费者根本就不会选择,品牌化的路还很长。但总有一天,这种现状会有所改变。”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