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高成本,如何纠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钟运    时间:2016-01-21





  美国物流费用占GDP比例是8%,中国是18%,整整高了10个百分点。都说中国的物流成本高,但究竟高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是中国货运的运价高?还是物流运作成本高?


  1、物流集约化不够


  广州海元里水物流园董事长陈建君认为这两个原因都不是。


  “其实和20年前相比,运价是降低的。了解一下这组数据你就会很清楚:1993年,国内的运价是3毛/吨公里,油价是6毛多一升,工人司机工资是400元,没有路桥费;20年后,运价是2毛/吨公里,而油价、人工成本、路桥费都在涨。”通过调查大量司机、车辆、个体户,陈建君发现: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分为四大部分,路桥费占25%,油费占46%,人工成本占14%,车辆保险损耗占15%。


  那么,到底整体物流成本高在哪里?


  陈建君说,他去年到美国考察,顺便调查了美国物流企业的作业效率。


  “美国效率最高的货车是从洛杉矶到纽约的长途运输车,一个月可以跑三个往返(单程是3000英里),再加上在纽约等货期间接的一些短途业务(2000英里)。大概算下来,美国效率最高的货车一个月可以行驶2万英里,即32000多公里。国内的作业效率和美国其实是差不多的,一个月最少可以行驶35000公里,最多的时候可以行驶4万多公里。所以,作业效率并不是中美物流费用占GDP比例差距所在。”陈建君说。


  “如果单看每一票货,运距都是合理的,从甲地到乙地走的线路都是最短的。但是如果把所有货都聚到一起看,就会有问题。这是集约化的问题,也是物流体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流规划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周志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社会物流总费用高企主要表现在仓储保管费用高位运行、综合运输费用总体较高等方面,例如仓储费用占GDP比例高达5.8%,是美国的两倍以上,而美国运输费用占比也仅为我国的60%。


  究其原因,周志成说,大量本应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的中长距离运输由公路运输承担,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此外,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短驳、搬倒、装卸、配送成本较高。


  在陈建君看来,假设产业布局目前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合理的物流体系是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的。


  “我认为这个体系有两种,一种是私有体系,就是公司化的,比如德邦这种全国网络体系;一种是公共体系。一个体系的建成需要20年,但是这个行业不会再给你20年去建体系。所以建设公共体系也许才是降低物流成本的突破口。”


  “这种公共体系可以是枢纽,比如在广东的清远建设一个枢纽,珠三角往返北方的货都在这个枢纽集散,那么我相信整体的物流成本肯定会降低,这就是集约化的作用。”陈建君说,“因为从珠三角运往北方的货有90%会经过清远,同时北方运往珠三角的货也有90%经过清远,在清远建设枢纽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2、三要素考量高成本


  张欣是重庆富士康的一位工作人员,他负责将成品运出厂区,但在运输中遭遇的是“囧途”。张欣说,来自长江中下游的货物,通过水?说酱锎缣哺邸⒐案郏倬甘锏墓吩酥镣沤岽逭荆拍芙由嫌逍屡废撸诩湫枳肆酱危八淙淮映酵沤岽逯挥?5公里左右的距离,但短驳运费却高达每箱1600元到1700元。”


  事实上,物流的“困扰”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量。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雷玉茜认为:首先最根本的问题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其次是体制性约束。原本铁路、公路、水路可以联合运输,但由于主管部门太多,人为地割裂运输流程,导致各种运输环节间缺乏衔接、无法联动、效率低下;最后是发展方式落后。产业存在作业效率低、运输车辆空驶率高、物流集散中心布局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基础设备落后等问题抬高了总成本。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布局原因,导致大宗商品必须长距离、大规模运输,例如,煤炭、铁矿石由中西部向东部的长途运输。另外,随着沿海制造成本上升,相关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比如,电子产品生产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等,增加了中长距离运输的需求。


  此外,我国生产方式仍然是过去的“大批量、少批次”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考虑市场实际需求,先生产后销售,导致产品大量库存,周转速度慢,也造成了较高的存货仓储保管费用。


  低周转率导致存货成本攀高,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为谁生产、何时生产、何时实现货物的交割依然是企业需要关注度的头等大事。


  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偏高,一般发达国家为5%,我国高出一倍还要多,这表明在管理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仍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物流成本高企也与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有关。”周志成认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带动的实体经济物流需求较高,导致整个社会物流成本较高。


  要降低物流成本就需要降低综合物流成本,需要在运输、保管、管理三个方面齐下功夫。


  2013年全社会保管费用3.6万亿,占比35.3%;管理费用12.7%。一项统计表明我国工业产成品的生产环节占用时间仅占10%,绝大部分处于流通过程中,无形中占用了资金。资金流动效率低下,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9次,远低于日本的9次和德国的1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指出,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所取代,并导致物流成本具体分摊在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中所占比重平均达到50%至70%甚至更高,从而成为了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


  3、“物流成本高”说法值得商榷?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物流成本高”的说法值得商榷,中国无需用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比较。


  他们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迥异。


  中国经济主要以基础建设和制造业为主,发达国家则以服务和金融业为主,对物流的需求量不同。从单位GDP的货运量看,每万美元GDP美国只需要7.7吨货运量,而中国需要48.7吨,因此发达国家相对的单位GDP货运量较低,会对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有下降作用。如果不了解中美经济结构差异,就会简单得出中国物流成本高于美国的结论。


  而支持中国物流成本并不高的关键理由是,中国的吨公里物流总成本低于发达国家。从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物流费率来看,中国吨公里的物流综合成本为0.09美元,美国为0.21美元,是中国的1倍多。从该指标看,美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中国。仅用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容易被国家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等因素干扰,而用不同统计口径看待物流成本,会得出明显的差异。


  安邦咨询研究员洪厚兴认为,目前国际公认的物流成本衡量标准就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由于物流成本的高低是相对值,是在比较中得出的,而这项数据的作用就是在比较中发现国家间物流成本的差异,是一项客观数据。


  无论从数据比较,还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却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偏高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单从物流企业的运营看,我国每1吨货物运送1公里的价格确实比发达国家便宜,陆海空运费都比美国低,但不能就此说我国物流成本低于美国。”何辉表示,美国现代物流体系发展较好,其一体化物流可以使货物送达一次到位。而在我国,货物往往要分几个批次才能运送完毕,且中间环节多、收费项目多、周转期长,即便吨公里运费低,但总成本依然高于发达国家。


  4、降本增效潜力大


  当今,国际物流正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从前不计成本、拼人力物力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国物流必须结合实际由传统物流向信息化、现代化物流发展。


  据悉,降物流成本已经列入相关部门今年重点工作。目前,商务部等部门已经展开密集调研,并联合研究具体方案。其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正在一起详细梳理涉及流通企业的各项税费,包括过路费、进场费等不合理收费,以达到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盈利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商务部将深入推进流通改革。提高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被列为2016年商务部工作首位。


  “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目前正在研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和品种范围。比如说,货架、传送带、运输车辆等也都要标准化。”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透露。


  此外,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也是重要举措,具体包括: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提高流通信息化应用水平,启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开启智慧物流示范等。


  有业内人士透露,降物流成本将迎来政策密集出台年,预计相关政策将从年初开始陆续落地。不过,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还在于加速推进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位物流专业人士建议,要大力构建和完善全国运输网络,打破跨省运输难的现状,优化运输流程,打通多式联运机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已提出,加快推进联通国内、国际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形成若干条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


  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政策的完善落实和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我国将会尽快告别物流高成本时代。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