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趋势下车企要顺势而为


作者:吴影    时间:2015-12-31





  近日,有媒体曝出博湃养车由于资金链断裂业务全面停止,或死于资本寒冬的消息。此前的文章刚分析了以上门洗车保养等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O2O创业公司集中倒闭背后的逻辑,看到此新闻不免唏嘘。但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后市场只是管中窥豹,整个汽车行业的互联网化变革才刚刚开始,还会有更多的新企业和新模式崛起和倒下,也还会有数不清的无效投资在这个行业化为泡沫,谁也不能阻挡。

  这几年无论搞金融的还是干实业的,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趋势”。辛亥革命之后,专注于经济建设的孙中山先生观钱塘江大潮时写过一句千古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既指革命也指实业,其实说的就是要顺应趋势。当然,笔者探讨的是具普适性的历史发展规律,而非不可复制的“英雄造时势”的极端例子。或许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环境和机遇的重要性看得高过个人能力,不过时代大格局的剧变确实是个体难以抵挡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早就告诉我们,管理国家要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秦皇汉武再励精图治,也不可能万世为王,梁启超等人当年戊戌变法成功,也难为大清王朝续命。

  而就商业领域来讲,电商的兴起和传统经销商的没落则是一例明证。在笔者看来,淘宝、京东击败苏宁、国美,不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胜利,而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胜利。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苏宁、国美是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未普及之前的渠道之王,而阿里巴巴、京东则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王者,商业领域的改朝换代,本质上是人类社会从大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改变,消费者对苏宁、国美的依赖被淘宝、京东所取代是无可避免的。不是企业不努力,而是时代的风向变了,而他们已经不在风口上。

  从此角度出发,不难理解为何现在汽车行业的改革者如此之多,创业潮如此之盛。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内需不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汽车行业近两年感受尤深。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有所改变才能生存。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的,有模式上的汽车电商、二手车电商、维修保养O2O等,有技术上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有服务方面的打车专车软件、汽车共享、分时租赁等,而参与者从传统车企大佬到经销商集团,到互联网巨头甚至民间资本都有覆盖。

  从大方向上来看,其实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在模模糊糊地向同一终点进发,然而具体到怎么改变的方法论的问题,就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咬牙坚持来摸索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创业失败案例还会不断增加。撇开后市场的上门洗车、游侠电动车这类不靠谱的小打小闹,大企业之间的分歧和比试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百度新近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放话3年内实现完全商用,看来是要与谷歌一比高下;乐视的超级汽车还在研发之中,而大洋彼岸同样有贾跃亭作为创始人之一的美国电动车新公司FaradayFuture近日也正准备建厂,叫板特斯拉,;还有话题之王“芒果台”湖南广电旗下的快乐购与汽车之家,借着“双11”推出了集TV、PC、手机与线下场馆为一体的O2O整合营销平台——芒果汽车,给汽车电商又增加了一种玩法。

  以上都是汽车行业的“小”趋势,那么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和制造业领域最新的大趋势又有什么呢?“供给侧改革”这个热词应该算一个——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上个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说法,也势必成为宏观经济接下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其实是一个很残忍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即通过优胜劣汰调节供需关系。现在国内经济低迷,实体行业普遍盈利困难,同时有那么多游资投向创业潮、投向金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前者是希望过剩的产能能够拿到海外市场消化,后者则是借助互联网的新渠道国内消化,但这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海外也好、内需加强也好,并不一定就能消化完全,总会有多出来的一部分要淘汰,而最现实的做法是饿死一批“老弱病残”企业,救活剩下来的“精壮年”。

  结合汽车行业的现状,也就不难理解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为何说“我现在最怕汽车市场突然好了”,而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政府计划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的消息进行了辟谣,汽车行业不断清理“僵尸”,也说明政府对此事有意识的。当然,出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考虑,行政干预还会持续,将市场的淘汰速度保持在可控范围。

  由此可见,汽车行业的“小”趋势跟宏观经济的大趋势其实是统一的,对于企业来说,不论传统车企还是新兴的创业公司都要顺势而为,改革创新不能停,但行事要更加谨慎。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