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显示产业人才匮乏之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2-23





  这两三年来,中国大陆新增的面板生产线至少有10多条,但是相关产业人才并没有因为蓬勃发展的面板产业而迅速增加,面板产业人才十分匮乏。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耿怡表示,近年来,全球面板企业之间掀起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如何解面板产业人才之困是中国面板产业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xianshi
(图片来源:互联网)
  显示产业人才十分匮乏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通过率先布局液晶面板超高世代线将取得产能优势,到2019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有望问鼎全球第一,奠定中国大陆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大陆OLED产业也蓬勃兴起,已建和在建的OLED产线已经超过10条。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表象背后是人才的匮乏,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指出,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大陆显示产业人才的增长速度。当中国大陆刚刚进入LCD产业的时候,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现成的人才,但是到10.5代LCD世代线的时候,全球有经验的人才越来越少,同时,到6代OLED产线的时候,人才更是稀少,只有韩国才有成套生产经验的人才。未来还有量子点技术、MicroLED等新型、前沿显示技术,如果中国大陆要突破这些技术可能人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确实,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人才的捉襟见肘。耿怡表示,2017年多条液晶高世代线和OLED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国内相关产线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额达到1000亿元,成熟和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是各大企业竞相攫取的宝贵资源。液晶产业通过引进外籍人才的手段难以解决人才不足的难题,OLED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人才积累不够充分的问题。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当前我国显示企业人才招募途径是以“挖人”为主,耿怡指出,企业为节省时间,更倾向于高薪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而往往忽略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队伍的搭建,我国显示产业人力成本不断被推高,但是人才缺乏的根本问题却未得到解决。
 
  如果中国大陆显示企业一直相互挖角,而不去解决显示产业人才匮乏问题,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更难以实现从显示大国向显示强国的跨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产能大国,如果中国显示产业要继续走强,要真正实现超越,需要依靠多元化、创新性的人才。这里的人才不只局限于显示器件人才,还包括显示产业配套人才。
 
  政策扶持引进国际人才
 
  显示产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中国显示产业通过资本的力量已经在产能上实现一定的跨越,但是显示产业的竞争不止于此,还存在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行业没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点,很难走得长远,更难以形成超越。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在制定显示产业扶持计划的时候不能只浮于表面,只注重一些表层的数据,而应该从推动显示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呼吁,应该像支持显示行业发展项目一样支持显示产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将显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甚至可以给予明确的资金扶持。
 
  复旦大学教授谷至华则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中国新型显示学院或者大学,因为中国大陆显示行业走到今天已经非常大了,需要正规的综合性大学来为它专门进行配套。谷至华透露,早在2000年初期,中国液晶显示产业刚刚开始,OLED产业还未落地的时候,他就建议国家应该建一所与面板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为产业培养综合性人才。韩国显示产业之所以引领全球,与它们较早注重显示专业人才培养有关。据了解,京畿大学(KyungHeeUniversity)信息显示系教授JangJin建立了全球第一所显示学院。“20年前,我经常听到显示公司抱怨他们缺乏硕士和博士人才,这导致我创建了显示学院。”JangJin回忆说。在JangJin的主导下,KyungHeeUniversity在1997年开设了显示学院研究生院,并于2004年首次在全球开设了显示专业本科学位。
 
  目前,市场对建立中国新型显示高等院校的需求十分紧迫。谷至华指出,新型显示设计发光学的问题,需要研究发光的基本性质、基本原理,甚至需要研究一些新的发光材料。而且发光材料的研发不仅涉及材料本身的问题,也牵扯到物理学、化学等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综合性的人才。现在各个大学虽然都有一些与显示相关的研究室或者专业,但是比较分散,很容易做一些重复性工作,与产业配合度不够,不利于培养出能推动显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现在企业发展比学校研发还要快,学校老师要向企业学习,这是不正常的,这说明显示产业在我们国家产业中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在人才培养上,除了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之外,还需要引进国际显示行业人才。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带动一些人才的成长,但是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不均匀。例如国内器件企业由于取得较快发展,人才相对较多,但是显示产业配套国内发展比较滞后,人才可能就非常稀少,所以需要根据中国面板产业发展现状适度地引进一些国际化人才,弥补国内的不足。
 
  而且这种引进不只是单纯地让海外人才到国内工作,中国企业还可以到海外收购一些显示产业相关的研究机构,加速国内显示产业的升级。谷至华指出,不要闭门造车,做一些无谓的研发。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中电熊猫这些面板企业一年有几十亿元的研发费用,需要把这些钱花在刀刃上。他表示,面板企业一定要有走出去的理念,利用资本整合全球资源,收购石墨烯研究院、液晶研究室、OLED研究中心等,网罗全球顶尖人才,为我所用,这样才有可能在显示行业实现领跑。在整合全球资源上,韩国厂商已经为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做出了榜样。例如,2013年,三星为了掌握关键原料,以韩国电子材料领域并购史上的天价——3455亿韩元买下Novaled。
 
  但是引进国际化人才不是最终目的。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副秘书长胡春明认为,配套企业和器件企业都明白,引进人才是必然的手段,但是引进人才不是企业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培育出本地化的人才,培育本地化人才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本地化建设让产业国际化参与者越来越多,让我们的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校企联动培养本地人才
 
  本地化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他们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学校和企业应该紧密配合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这样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耿怡指出,三星在发展新型显示过程中,除了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人员的交流,同时十分注重与大学、研究院所的课题合作,积极提供实习岗位给在校学生和研究生,刚毕业的博士在企业任职,较短时间内即可承担相应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反观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的生产方向严重脱节,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研究方向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引导性和前瞻性,从校门到厂门需要较长的道路。
 
  之前国内有一些专业由于没有紧贴市场,与市场脱节,导致中途夭折。谷至华回忆,中国科技大学最早有一个发光专业,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国内有两个领域需要发光领域的人才,一个领域是CRT电视的荧光粉,另一个领域是照明荧光粉,但是后来发现荧光粉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办了几年停掉了。
 
  现在国内学校和企业已经转变了之前与市场脱节的人才培养思路,双方进行了各种联合培养计划。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透露,他们和维信诺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学生只要通过维信诺的面试就能以拟录用的方式在维信诺进行一年的培养,并在企业做课题研究,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维信诺公司工作。前几年,京东方也和他们签署了类似的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迅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已经有不少学生成为显示行业的核心人才。
 
  实际上,学校培养机制不仅要与市场相结合,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曾培养出大量行业人才的JangJin被问及教育理念时,他说:“我们试图教会学生在未来的行业需要学习什么,传授见解。”目前,他的学生有机会与来自韩国、美国和德国的公司合作,并通过参与公司的项目,许多毕业生现在正在为包括三星、LG和苹果在内的全球企业工作。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老师严建花指出,现在国内企业会把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放到学校来做,学校的实验室比较灵活方便,通过课题项目会做一些前沿技术的开发,同时,也帮助企业和学校培养人才,北大学生毕业后通过项目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并很快融入企业。
 
  在职培训提升工作经验
 
  显示产业人才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各种培训机构和企业的推动。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的发展让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凸显,这也给培训机构留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北京大学、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都和企业进行了相关合作,针对企业产线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梁新清指出,他们针对显示行业举办了一个培训学校,他觉得,培训机构的教育要与学校、企业的教育有所区别,要更加注重工艺工程师的培训,他们会请一些有产线经验的工程师介绍一些如何解决工艺的问题,这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提升工程师的经验。
 
  福州大学教授严群在人才培养上有更大的设想。严群透露,他们会和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真正为企业解决系统化的培训和教育工程问题。他们不仅会针对新员工、有一定经验的人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培训,还可以进行能力升级化培训。例如,不仅培训产线经验,还就工艺相关联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培训,甚至引入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的效率。此外,他们还设想让培训与工作能力挂钩,做到精准培训。
 
  总之,随着显示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中国显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我们依然不管不顾,不尽快将人才培养提上日程,我国显示产业很难赶上韩国的步伐,更谈不上实现真正超越。(记者 林美炳)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当前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十大展望

    当前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十大展望

    当前,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屏幕大尺寸化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AMOLED在中小尺寸产品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液晶显示在大尺寸产品市场依然保持主流地位。
    2017-08-14
  • 显示产业国别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新赛道”尚不明朗

    显示产业国别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新赛道”尚不明朗

    显示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迁移。中国和韩国在中下游及终端形成优势,日本虽然在面板生产领域不断收缩,但是在上游设备和材料领域依然拥有强大实力。
    2020-04-17
  • 2021年新型显示产业呈现结构性机会

    2021年新型显示产业呈现结构性机会

    2020年全球显示半导体产业历经了一系列挑战和变化:疫情对工厂复工、原材料、物流等产生显著影响,供应风险增大;最大规模并购案的出现使供应链向头部企业聚集
    2021-02-05
  • 技术加速迭代 新型显示产业生态亟待构建

    技术加速迭代 新型显示产业生态亟待构建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头部企业供给侧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将继续保持正向增长,TFT-LCD优势进一步巩固,AMOLED量产进程持续推进,创新实力稳步增强,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2021-04-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