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呈八大趋势 未来应走创新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版业迈入了崭新时代。


  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下,出版业的技术手段、载体形态、传播方式、传播效率均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据《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1.38亿元,电子书达56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8.3亿元,博客类应用达115.3亿元,在线音乐达103.5亿元,网络动漫达180.8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达2007.4亿元,网络游戏达791.1亿元,在线教育达133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3717亿元。


  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日式渐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发布《报告》时指出,2018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5.68亿元,相比2017年的82.7亿元,增长幅度为3.6%,低于2017年5.35%的增长幅度,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03%,相较于2017年的1.17%和2016年的1.54%来说,继续处于下降态势。


  “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增速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数字化率逐渐提升,市场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分去部分市场,视频新闻相对数字报纸的传播率更高,更吸引消费者。”中研普华研究员姜开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数字技术是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数字技术融合深度与宽度是出版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次,数字技术将企业与客户无缝连接,让读者、创作者、客户和出版企业构成创新网络,极大地方便创新参与者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创新创意成果不断涌现。另外,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出版产品传播和营销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全方位市场营销创新。


  魏玉山认为,在全媒体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的当下,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的日渐式微,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就要求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积极适应信息化要求加大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快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产业新形态、研发新产品、开展新服务,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强传统书报刊企业在数字内容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八大趋势


  从《报告》发布的信息来看,2018年—201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正呈现出八大趋势。


  首先是数字内容精品化日益明显。在IP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流量效应渐渐削弱的形势下,无论是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还是知识付费、短视频等领域,都逐渐认识到深耕内容才是提升价值的关键。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源于相关政策制度体系的日益健全,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把控与引导,加强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查处与打击。另一方面,受众对数字内容的关注点逐渐回归到内容质量本身。种种现象表明,大众对精品数字内容有着强烈的诉求,数字内容的审美价值取向正在逐步去低俗化、庸俗化,逐渐向传统主流文化靠拢。


  其次,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该趋势突出表现在政务媒体、主流媒体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潮流,遵循移动优先原则,采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形态日益普遍。《报告》认为,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从过去的产品融合、渠道融合,逐渐演变为平台融合、生态融合,迈向合二为一的发展新阶段。


  第三,出版单位转型创新能力提升,也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八大发展趋势之一。2018年,出版单位在内容、产品、品牌、模式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其中,部分出版单位已初步形成了全媒体融合产品矩阵,实现了内容多元开发和版权的多维增值。出版单位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已能够顺应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满足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细分化、多场景化的内容获取需求。


  还有,5G将为出版融合提供发展机遇。《报告》认为,5G的运用将极大提升信息的共享效率和传递能力,更将为出版传媒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对出版业选题策划、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带来深远影响。


  《报告》指出,如何借助5G东风,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进行产品创新开发、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探索,为优质内容构建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成为出版单位提升融合发展能力、打造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另外,尽管知识付费平台公布的销售数据逐年大幅攀升,但对知识付费的批评质疑也不绝于耳。面对质疑,《报告》认为,知识付费将迎来发展拐点。


  如何把握这些需求,将是知识付费未来发展的决胜关键,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将面临新的变化。比如,情感鸡汤类内容的热度将逐渐削弱,专业化、实用性强的内容将成为市场主流。


  再者,《报告》认为,数字内容产业将构建新格局。短视频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并将与教育、新闻资讯、知识付费等多个领域实现更深度的融合。《报告》指出,相对于网络直播而言,短视频更具优势,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且在场景方面也不受时间约束,更加符合碎片化的用户体验习惯。未来在5G环境下,挖掘新的需求点,开拓新的消费场景,探索新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变现方式,将成为数字内容创业者的发展重点。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升级不断催生新需求,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壁垒逐渐被打破,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链条的重塑,也为数字内容产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业态复合化趋势逐渐明显。


  《报告》认为,互联网内容企业将把线下运营放在与线上运营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个突出现象是,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等领域,都呈现从线上拓展至线下的趋势。此外,数字内容企业的品牌跨界能力不断增强,表现的不仅仅是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影视剧、短视频这种文化产业内部的跨界融合,而是跨行业、跨品类、跨场景的融合。


  最后,《报告》认为,电子竞技业是近两年互联网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VR、AR以及MR等技术在电竞业的加速应用,将进一步丰富移动电竞的内容与体验。同时,电竞还将成为IP产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带动其他文化领域的消费。比如,正在出现的以电竞为主题,配合赛事,与影视、网络综艺、动漫、文创产品、主题公园等线上、线下多元文化形态融合,将成为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亟须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从当前看来,加快推进出版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出版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必由之路。


  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它是商业逻辑与技术手段的结合。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客观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加快出版业的融合,是当前我国出版产业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在以《深化出版融合,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讲话时,提出推动出版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应从如下几方面思考和实践:


  首先,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出版业融合发展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迫切要求、是出版业适应技术变革的迫切要求、是出版业适应人民群众阅读趋势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着力把出版的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加强优质内容建设,自觉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重点项目带动,提升融合发展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创造,以融合发展打造竞争优势。


  第三,要营造有利于出版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研究制定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切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破解制约出版业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困难障碍,构建与全媒体建设相适应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只有打破思维定式,走出“避风港”,走进“深水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激发融合发展动力、活力。


  对于数字出版产业未来要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姜开玉表示,出版产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催生了数字出版产业,也促进了数字出版产业分工与细化。产业的创新要素集聚,扶持创新平台,促进协同创新,从而形成产业融合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以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在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应持续拓展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与宽度,走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之路。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企业服务数字出版深化能力,走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创新之路。打造内容、终端载体、平台、技术、服务“五位一体”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走协同创新之路。(记者 赵琳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