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洋渔业如何从大到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2-14





  随着深海水产品国内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远洋渔业第一大国。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为225.75万吨和262.73亿元,作业远洋渔船达到2600多艘,船队总体规模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公海鱿鱼钓船队规模和鱿鱼产量居世界第一,金枪鱼延绳钓船数和金枪鱼产量居世界前列,专业秋刀鱼船数和生产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不过,伴随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全球海洋资源的透支。我国远洋渔业如何在环保的前提下“突出重围”而“更上一层楼”?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远洋渔业异军突起。据渔业专家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远洋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渔船规模、装备水平、捕捞加工能力、科研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经过30多年的艰苦拼搏,我国远洋渔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进入世界前列。据统计,2018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为225.75万吨和262.73亿元,作业远洋渔船达到2600多艘,船队总体规模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公海鱿鱼钓船队规模和鱿鱼产量居世界第一,金枪鱼延绳钓船数和金枪鱼产量居世界前列,专业秋刀鱼船数和生产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我国远洋渔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业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近海走向公海,走向深蓝。作业船队已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及周边40多个国家的海域以及南极公海区域。


  三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力度加大,中大型渔船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远洋渔船整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远洋渔船船队粗具规模。渔船和船用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能力明显提升,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一批金枪鱼超低温延绳钓船、金枪鱼围网船、秋刀鱼舷提网船先后投产,我国建造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作业方式由单一的底拖网捕捞发展为包括大型拖网、大型围网、大型延绳钓等多种方式,已经形成了具备海洋捕捞、海上加工补给运输、基地配套服务一体化的比较完整的现代远洋渔业生产体系,改变了过去加油运输受制于西方国家的被动局面。


  四是科技水平日益提高。我国远洋渔业科技进步明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捕捞和加工技术体系。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以捕捞技术、资源调查与探捕、渔情海况预报、渔用装备研发、水产品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了远洋渔业数据中心、远洋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远洋渔业学院、远洋渔业国际履约中心等机构,资源评估、研究开发和国际履约能力不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远洋渔船建造审批、作业许可、年度审查、行业自律等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与国际渔业管理规则相适应的远洋渔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改变企业小散弱的现状


  渔业专家指出,虽然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全球海洋资源透支,远洋渔业面临的挑战也日渐凸显。“拓展空间日渐狭窄,海洋争端频发”“规模扩张迅猛,资源支撑不足”“配套建设不足,市场拓展艰难”等问题是当前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国际粮农组织开展的监测显示,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的鱼类种群比例呈下降趋势,从1974年的90.0%下降至2015年的66.9%。相比之下,在生物不可持续水平上捕捞的鱼类种群比例,则从1974年的10%增加到2015年的33.1%。面对这一挑战,我国近两年来开始严管严控远洋企业的数量与远洋船队的规模。截至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数量、作业渔船数量均有所下降。我国政府批准的“到2020年全国远洋渔船总数稳定在3000艘以内”和远洋渔业企业数量保持“零增长”是中国远洋渔船审批工作的红线。


  在渔船数量与规模下降的态势下,远洋渔业产业又该如何实现突破和增长?答案是“更新改造、提高效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渔企逐步淘汰老旧渔船,并对现有渔船进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改造,提高效率。渔船经过改造符合欧美的排污标准后,就可进入这些国家的港口停靠,不必再像以前一样再绕极远的路程,可以大幅节约成本。


  同时还要加快建设海外远洋渔业基地。鼓励企业在海外,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形成点、线、面的布局,突破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为远洋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在融资、保险、补贴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两端扩展,打造集远洋捕捞、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远洋集团,形成全球性远洋渔业自主品牌。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正在推动大型远洋渔企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改变该行业“小、散、弱”企业占多数的现状,培育一批规模大、管理规范、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远洋企业。


  迎来全新发展的窗口期


  专家指出,尽管面临不少挑战,我国远洋渔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由于远洋渔业作业形式艰苦且成本较高,该行业原本的领军力量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慢慢退出,并从中国进口远洋渔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故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期待通过与中国在远洋渔业领域合作,带动当地的税收、就业和发展。专家表示,许多国家越来越愿意邀请中国企业去当地建立渔业基地,参与修建转运码头,合作方式从单一形式的捕捞逐渐转为包括加工、养殖等全方位的合作。例如阿根廷,随着中国企业为当地带来的外汇和税收越来越多,现在该国主动邀请中国去投资建设,并提供更多捕捞许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行业管理组织在邀请中国加入,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渔企可以拿到更多全球捕捞配额,也慢慢成为国际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记者 王宁  综合报道)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