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多元化发展方向渐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20





  核心阅读 2.0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在坚持电动化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车企满足低碳排放要求给出更多选择,更多鼓励未来汽车向多元化发展。


  荷兰、挪威计划2025年禁售燃油车(下称“禁燃”),德国计划2030年禁燃,英国计划2040年禁燃……近年来,欧洲多国陆续出台禁燃时间表,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然而,与上述欧洲国家不同,我国并没有“跟风”设立禁燃时间表。“专家组不建议把传统汽车撇掉,不建议中国提出'禁燃表'。”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日前旗帜鲜明地表示,目前2.0版本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下称“技术路线图”)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不久将发布。据“技术路线图”,设定今后1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将并行发展,到2035年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占一半。


  “坚决反对我国推行禁燃措施”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我国有的专家也跟风,包括现在推行的一些加速淘汰燃油车的举措,我是坚决反对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指出,这些举措都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让各方在合理的经济成本和符合政府执政目标的前提下,有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自由选择。“虽然加速淘汰燃油车对部分企业短期销售纯电动车非常有好处,但对行业资源是极大浪费。加快汽车产业发展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把有限资源强制拆解、浪费。”


  记者了解到,欧洲国家推行禁燃时间表有三大原因:一是国土面积不大,以纯电动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足够满足国内旅行需要,使用便利;二是经济比较发达,汽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强制禁燃可加速淘汰旧车,是刺激汽车消费的有效方式;三是欧洲国家电力主要来自于清洁发电,新能源汽车可实现真正的“零排放”,而不是把排放转嫁给发电站。


  但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复杂,推广纯电动汽车并非唯一合适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每千人平均汽车保有量仅为154辆,而英国为519辆、挪威为584辆,这意味着我国的汽车市场还有很大潜力,暂时不需要强制禁燃来刺激消费。此外,我国电力的70%都来自火电,如果全面禁燃,相当于汽车的动力大部分由煤来提供,环保争议仍存。


  “我国是能源大国,仅靠石油、电都是不安全的,且目前我国电力还是以煤电为主。按照规划,到2035年燃煤发电仍占一半左右。同时,煤炭也是珍贵的材料资源,要珍惜。”王秉刚坦言,我国虽然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不动摇,但传统汽车节能仍是未来15年非常重要的任务,混合动力是内燃机汽车最有效的节能技术。用“全面电驱动化计划”替代禁燃时间表更符合我国国情。


  混合动力路线被市场看好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混合动力是内燃机汽车最有效的节能技术,我国发展节能汽车更应该积极推动传统汽车实现“混动化”,而不是一味地在纯电动领域发力。


  日前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在继续深挖燃油车节能减排的更多可能性,混动技术普遍被各大车企重视。


  “目前,广汽丰田的混合动力车销量占比在12%左右,今后会朝着25%-30%的方向努力。”广汽丰田市场营销部部长黄恒指出,目前纯电动汽车还需攻克里程焦虑、基础设施不足等痛点,纯粹市场驱动的电动汽车占比较低,究竟能发展多快还取决于技术发展的速度。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表示:“未来的汽车构成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电动汽车电动的占比会相当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21年或2022年的占比会快速上升。”


  “混动技术方面,日系三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以及韩系的现代起亚具备较大优势,百公里油耗可以降至5升以下;而国内车企做得好的并不多,吉利算是相对领先的,百公里油耗是五六升左右。”王秉刚补充,要引导自主品牌车企重视混动发展技术,加大研发投入,而不是一股脑儿扎堆搞纯电动车。


  满足低排放前提下鼓励多元化发展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市场的基调,应该是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行,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挖掘内燃机的潜力,'榨干'它们最后一点潜力;另一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车和相关设施,让它们用起来更舒服、更环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意味着从技术路线上来说,未来汽车要走多元化道路。


  王秉刚介绍,2.0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在坚持电动化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车企满足低碳排放要求给出更多选择,更多鼓励未来汽车向多元化发展。


  实际上,从近年来车企的布局可以发现,他们并不再单一局限在纯电动汽车市场,而是走多元发展的道路。例如,上汽集团发布了“十百千万”的氢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长城汽车也推出了氢能战略,首款燃料电池SUV预计2021年量产,预计2022年展示小批量氢能源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广汽集团7月宣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LXFuelCell计划在今年内投入示范运营;比亚迪也宣布与蜀都客车签订合作协议,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也许改用了性能极强的石墨烯电池,几秒内就能完成充电,续航上千公里;也许换成了氢燃料电池,像燃油车加油一样,加满氢就可以跑。”上述业内人士坦言,虽然未来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依旧是纯电动汽车为主,但短期内仍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产品能否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技术路线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记者黄珮)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丰田到底为什么要推倒重来?

    没有人能够准确解释,为什么1000万辆在汽车行业会是个“魔咒”,巨头们先后这个数字周边狠狠跌跤。如今,栽过跟头的丰田汽车卷土重来,不过这一次,它瞄准的决非仅仅是销售数字。
    2017-05-05
  • 星河互联:你还在汽车金融淘金,我们却看好“卖水”机会

    风险控制,是所有金融行业公司的死穴,汽车金融同样如此。传统的汽车金融项目,一放大规模就会死于风控,风控严格则成长缓慢收益低于资金成本
    2017-05-31
  • 人工智能对汽车业是创造还是毁灭

    前,汽车业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行业之一,众多车企都在狠砸资金加快在人工智能布局,以加快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移动出行等领域的研发。
    2017-08-02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球化"

    德勤却在其近期发布的《2017汽车产业对外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汽车行业的持续繁荣增长不能仅依赖政府政策的推动,长远而言,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加快自身的全球化布局,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持久繁荣。
    2017-08-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