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功夫在“划线”之外


时间:2013-09-17





  正如对一个人而言,健康要比财产更重要;同样道理,对于地区和城市来说,最拿得出手,最能给人深刻印象的,恰恰是生态环境而非GDP数字。某种程度上,城市生态就好比城市的生命线,如为了GDP而放弃生态,则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国际上对于城市规划早就有“反规划”这一概念,即对城市或乡村的部分区域作规划与改造的同时,要辟出另外一部分区域严格维持原貌,不得纳入规划版图。这一做法恰恰能将人为规划中难以避免的破坏性予以有效的限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在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反规划”、“限制性规划”则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某种程度上,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划定“生态红线”,其实已然是对“反规划”理念的躬行实践,能够具备这样的规划理念,应该说殊为不易,当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了“生态红线”作为边界时,无疑有望最大限度地避免灾难性规划,城市也不至于因为规划中的过度利益诉求而遭遇过度透支,并从此难堪重负。所以,“生态红线”的划定是规划科学性的体现,并可以有效避免规划不当所导致的不可逆损失。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生态红线”的划定与“生态红线”内居民的利益甚至生计发生冲突时,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红线”保护的实施,其实同样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不让公众因为“生态红线”而受损,也理应是“生态红线”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

  “生态红线”不应该仅仅是随便划上一条线这样简单,究竟哪些区域用于控制性规划,哪些地区作为城市生态保留区,应有认真的调研和专业的分析。生态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生命所在,保护生态应提高到保护生命的高度上,并真正拿出实际的对策来。对于生态红线而言,彰显了“反规划”的先进理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一理念落地实现,功夫其实还在“划线”之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