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


作者:蔡红东    时间:2013-04-24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2006年11月,中国水利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披露,90%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今年1月,由国内外专家联合完成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另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指出,中国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负荷,中国与美国、印度并列为世界最大的生态“负债国”。

  环境被污染了,本是举国上下特别是环保部门备感心寒的事。最近却发生了这样两件耐人寻味的事。今年2月17日,浙江省瑞安市有一位企业家在网上发布两条微博,愿出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无独有偶,4月8日,湖南省娄底市三元村民因饮用水水源变质,喝桶装水长达6年之久,维权招数使尽后,在娄底市环保局门口两侧,也拉起一条横幅:要花两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

  地方环境被污染到什么程度,作为环保局长肯定知情,但并不一定都是其渎职所造成的。要知道,环境是人类的事,环保是社会的事,绝对不该是环保局一家的事。环境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何来?这得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除了上级财政补助的那一块,主要还得靠本级财政投入。然而,时下很多地方政府连搞建设都靠借债,哪还有钱搞环境治理。仅靠上级财政补助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该征收的排污费又常不能及时足额征收到位。据笔者调查了解,某地环保局核定的年排污费收入约为300万元,而实际年征收入库的不足60万元,仅占应征额的1/5。

  在目前的政绩考核指挥棒下,一些地方行政长官以GDP论英雄,一方面不让环保部门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三高两低”企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低效益的企业)又舍不得动真格。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环保问题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违法者撑起保护伞,让一些污染环境的做法可以借着“发展经济”之名畅行无阻。

  如果不改变用环境换发展的旧模式,中国的生态环境将陷入更加急剧恶化的困境,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持续,“美丽中国”将成为空谈。必须要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在源头上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改变唯GDP论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要根治环境污染这个顽疾,一个重要的制约力量是法律法规,应加强人大监督,对于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处罚,促使企业在环保设备和技术上加大投入。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