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别剑走偏锋


作者:武洁    时间:2013-02-26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发展农业,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这对“三农”发展及资本下乡开拓“蓝海”都是利好消息。以前,部分企业入农出现过“非粮化”、“跑马圈地”等倾向,发生过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没啥也别没钱”,对于农业而言,这同样是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城乡之间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距,“三农”问题之所以一直是中央关注的头等大事,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都“很差钱”。乡村贫瘠,农业与其他产业差距过大,农民收入过低,这是现实问题所在。而资本下乡,对于“差钱”的“三农”而言,确是“久旱逢甘露”。不难设想,农业要想获得更多生机与发展,乡村要想免于凋敝,农民要想在家门口便获得体面的收入与富足的生活,无一不需要在乡村基础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以及人才的培育上有大手笔的投入。而这一切,如果全部仰赖政策性拨款,自然难免力有不逮,引入并发挥资本的作用,未尝不是求解“三农”问题的一条合理路径。在“资本”的滋润下,“三农”的土壤会萌发出更多希望的嫩芽。

  应该承认,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的确应当在“三农”问题上得到充分发挥。无论是出于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客观需求,还是贴近市场,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资本”都应“下乡”。现实中,资本也的确有“下乡”的动力: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休闲产业未来的利润空间与发展想象,已让资本各方摩拳擦掌,竞逐下一个“蓝海”,这是两情相愿、一拍即合的好事儿。

  不过,资本的逐利属性,也注定了“资本下乡”会是一柄双刃剑。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固然不能不尊重市场规律,但是,农业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农业的客观现实,中国东西部乡村之间复杂的地理条件与庞大的农民基数,决定了中国农业不可能简单地效仿西方,也绝非所有地区的农村都适合通过“资本下乡”来实现大农场化式的产业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假如无视中国农业格局的客观多样性,以及乡村、农民自身的选择与未来利益,一旦资本在城市中的发展模式被施之于乡村,“资本下乡”会否成为对乡村的“跑马圈地”,甚至对村民利益的侵夺,最终无助于“三农”的发展?这显然并非杞人忧天。

  基于上述视点,“资本”必须戴着镣铐跳舞,“资本下乡”同样不能例外。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下乡”,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不同地域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农民的自主与优先经营权这一前提与基础之上。换言之,下乡的资本必须甘当“配角”,为农业经营与农村发展的“主角”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只能在这一前提下来分得该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唯有遵循了这一原则,不跃出这条红线,“资本下乡”才不会剑走偏锋,适得其反。(武洁)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