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业:脊梁要挺直更需呵护


作者:吕彩霞    时间:2014-12-19





  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支撑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坚实脊梁。因此,在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中,都曾数次强调过发展自主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不过作为一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记者,多年来,听到最多的却是关于整零关系的各种吐槽:结算标准内外有别,不给参与公平投标的机会,不肯给本土企业支付产品开发费,辛辛苦苦开发的产品被整车企业交给其他供应商生产……整车企业特别是自主整车企业在配套过程中这些歧视性做法,让很多本土零部件企业寒心、无奈。在采访中,它们经常反问记者,为什么本土零部件企业就不能享受到这些基本的“国民”待遇?

  事实上,在目前国内的整零关系中,不仅上述问题短期内很难改变,更严重的是,很多零部件企业要面临被抛弃的命运。2007年以来,为了实现产品、品牌向上走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自主整车企业开始了一轮供应商的更换浪潮,自主整车企业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变得如火如荼。一些自主整车企业甚至毫不讳言,要借助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效应抬高身价。在抛弃曾患难与共的供应商时,很多整车厂的理由似乎合情合理:它们目前的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也许这些自主整车企业已经忘记,在企业发展初期,正是那些它们现在看不上眼的“弱小、落后”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与它们患难与共,从技术攻关、到产能扩增、再到技术改造,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在外资零部件企业还不愿、顾不上搭理自主整车企业时,正是本土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企业的支撑,当初弱小的自主整车企业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也为推动汽车产业的壮大和技术进步以及支持自主整车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

  时至今日,众多本土零部件企业仍是站在自主整车企业背后的幕后英雄。在安全气囊、电机、起动机、汽车电子等领域,虽然很多本土企业的产值和市场规模仍然不大,但其市场地位却举足轻重,假如这些企业在各自细分市场消亡,自主整车企业或将失去与外资零部件企业抗衡博弈的筹码。

  现实是,我国目前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根基仍然非常薄弱,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仍然十分弱小。大部分企业的整体产值规模偏小,在各个细分领域的产业集中度普遍低,产品技术附加值偏低、企业技术力量仍然比较薄弱,产品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生产制造的专业化、自动化程度仍然不高,在高压共轨、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仍然缺少自主的产品和技术……

  更艰难的是,越来越多自主整车企业的配套大门在对本土零部件企业关闭。“今年以来,我们在配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艰难,我们的产品品质完全可以与外资同行竞争,但整车企业竟会以品牌力不足的理由将我们拒之门外。”不止一位零部件企业的市场经理气愤地向记者讲述过这样的项目投标遭遇。而将它们拒之门外的,恰恰是自主整车企业。

  零部件强,汽车产业才能强。一家由外资零部件企业撑起的自主整车企业,只是披着“自主”外衣的伪自主品牌企业,同样,一个外资零部件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汽车市场销量再大,也成不了汽车强国。培养强大的零部件产业,不仅需要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整车企业的觉悟。自主整车企业的命运与本土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休戚与共。帮助本土零部件企业既是帮助企业自身,也是在维护本土汽车产业的安全。

  同航行、共盛放,是2013年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盛典的主题,这是本土零部件企业对整零关系发展的美好期许,衷心希望国内的汽车厂商与它们的供应商能早日迎来这样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