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方可把握良机


作者:吴力    时间:2014-11-15





  因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结束的利好,酝酿已久的中韩自贸区概念股集体激动跳涨。

  然而,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结束的利好绝不仅仅在于股市“炒地图”,更在于未来产业的互补和融合,在于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说得更大一些,东亚经贸格局或将因此而永久改变,其蕴藏的商机巨大。

  “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是应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一剂良药。”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时表示,通过中韩自贸区,中韩将加强在金融、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韩自贸区建成后,合作领域将更加广阔。据了解,中韩自贸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据媒体报道,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具体而言,在货物贸易方面,中韩两国将在20年内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0%以上的商品撤销关税。在农副产品方面,中韩两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70%以上、以进口额为准40%的商品撤销关税。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正如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所言,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使中韩双方在合作博弈中共赢。不过,具体对中国企业而言,有机遇也有挑战。

  至此,韩国已经和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中国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韩国“自贸协定经济领土”规模上升至全球第二,在“自贸区战略”上走得更快更远。

  中韩自贸区建成之后,韩企进军中国消费品内需市场的步伐有望提速,在农业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在新的环境下,需要主动去发现机会,提前做好准备。”白明表示,自贸区谈判改写了中韩经贸合作的语境,过去的机会和挑战有的将会继续,也有些领域过去是机遇未来将会变成挑战,或者过去是挑战未来将变成机遇,这几种情况需要辩证看待。“需要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早做研究,积极应对。”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