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去产能化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丹江    时间:2014-09-10





翻开《中国化工报》,不时能看到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消息:国内尿素、磷铵的产能几乎过剩一倍,甲醇过剩、电石过剩、染料过剩、炼油过剩……当前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能全面过剩,其矛盾在新常态下更显突出。因此,去产能化成为当前化工行业最热的话题和最大的任务。但过剩的产能该怎样去,需要理性分析、凝聚共识、对症下药。

首先,须客观分析深层原因。只有认识矛盾,才能化解矛盾。近年来,我国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所谓的“大气候”。按说,我国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时间并不长,最谙“计划”、最会“调控”的中国经济,本不应该出现产能如此过剩的局面。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一个行政过度干预、国企占据主导、非公经济弱小、调控机制失灵的畸形市场环境,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市场反馈调节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本质意义。虽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但要真正落实好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化工企业可以期待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会逐步好起来,但又不能抱有马上好起来的幻想,必须树立应对去产能化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其次,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决定了由政府、市场、企业的任何一方承担去产能化的重任,都是不现实的,必须一起上。一是要坚决堵住新建项目。以尿素为例,一方面产能过剩接近一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还在上大项目,而这些项目又都是政府所批。因此,如果各级政府不能把住项目的审批关口,去产能化将永远是一句空话。二是坚持科学调控。产能的全面过剩,各级政府难辞其咎。去产能化,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但政府常采用的以规模大小划线的“一刀切”做法,不仅没有达到淘汰落后产能的目的,反而刺激企业为求自保而做大规模,作用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企业不分大小,只要依法合规,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要做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这套机制包括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严格的指标考核体系,在指标面前人人平等,对达不到要求者,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一律淘汰出局。除此之外,打破国有垄断、壮大非公经济、促进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更是今后去产能化的必由之路。

再次,要结合实际各自应对。面对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没有企业能够置身度外。时下,部分化工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以往那种经济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紧日子”已渐行渐远,经济放缓带来的“苦日子”不期而至。新常态使得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多数企业已经体会到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痛楚,开始品尝长期盲目发展酿成的苦果。但化工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在大的环境面前都很渺小,我们无力改变市场和环境本身,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因此,企业应对去产能化没有灵丹妙药,只能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比如部分“浅亏损”的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等措施,提升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丢掉幻想,加快调结构的转型步伐。对于那些扭亏无望、越陷越深的企业,选择自去产能、另谋出路反而可能是上策。(陈丹江)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