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反垄断“反”出四大商机


作者:孙勇    时间:2014-09-09





  近一个月以来,汽车业内大家谈论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反垄断。此次反垄断范围之广、力度之深、时间之长均超过以往,而且有关部门还表示,反垄断今后会常态化。那么,反垄断究竟会给汽车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这里谈谈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有人说,此次反垄断会使进口车价格下降、配件价格降低,从而使消费者得到实惠;也有人说,反垄断会让消费者开始持币观望,一段时间内经销商日子不会好过;还有人说,这一阵风过后,企业会进行反垄断合规,不碰你查的那些行为的底线,其他该咋经营还是咋经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些说法我认为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是表象。我以为,从长远看,此次反垄断将引发汽车市场新的变革,重塑汽车市场新的秩序。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汽车行业,政策的威力是巨大的。表面上看,汽车行业管理异常复杂,有“九龙治水”或“十二龙治水”之说。但说来说去,主管部门的注意力还都放在准入管理上,而准入管理主要管三件事:一、谁能生产汽车?生产什么汽车?二、谁能卖汽车?卖什么品牌的汽车?三、谁能修汽车?修什么品牌的汽车?通过反垄断,督促有关部门将后面两个准入放开了。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停止总经销商和品牌经销商授权备案,交通部正在督促放开配件供应渠道和公开维修技术信息。由于《反垄断法》是上位法,一切与之不对应的有关规定将会逐一修改甚至取消,政府的管理今后将主要放在事后监督上。在如何卖汽车和修汽车这两个汽车市场的关键环节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会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策的“天”变了。在这一巨大的变化中,机遇也就逐一呈现出来,其主要是:

  一、大规模开展平行进口汽车的机遇。所谓平行进口汽车,就是除跨国汽车公司总经销商大批量进口的汽车之外,经销商通过其他渠道进口的汽车。在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各国,对此都有专门规定。它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平抑进口汽车价格。由于跨国汽车公司的“施压”与平行进口本身没有圆满解决售后服务的方案,在我国,平行进口经销商一直在打“擦边球”。长期以来,平行进口经销商有三道难迈的槛:一是没有品牌经销商资格,开不了票;二是由于没有品牌经销商资格,也无法直接申请进口许可证; 三是不能直接批量获取3C认证。国家工商总局取消备案后,第一个问题理论上应该解决了; 第二个问题理论上应该有解决的方案,但现在还没有看到;第三个问题已有部门在调研如何解决平行进口汽车的“三包”问题,着手寻找解决的思路。由于平行进口是短期抑制进口汽车价格暴利的有效之策,相信有关部门会积极推进。如果能逾越这三道“门槛”,平行进口汽车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二、做大做强配件经营的机遇。此次反垄断的一个重点就是反配件经营的垄断。此前,主机厂控制了整个配件供应渠道,与经销商“合谋”,造成了畸高的“整零比”,联手获取了维修暴利。由于主机厂是大户,零部件生产厂家敢怒不敢言,只供一家,别无分号。如果有,也是偷偷摸摸地在底下干,不敢名正言顺地推销自有的品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开辟第二条渠道,向社会维修点供应自己的配件,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配件营销渠道。全靠网上销售,目前还不太现实。这就为汽车配件经销商创造了新的机会。

  三、建立多品牌汽车连锁维修网络的机遇。配件渠道放开和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会催生一大批人开始设立多品牌汽车连锁维修网络,直接从汽车4S店口中夺食。此前,一些有眼光的汽车经销商与维修厂早已着手准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这次政策变化后,它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类汽车连锁维修网络如果与汽车电商有机结合,将会裂变出巨大能量,成为此次反垄断最大的受益者。

  四、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兼并重组的机遇。在反垄断的推动下,整车销售与维修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一场淘汰赛在所难免。在整车方面,今后如果可以跨区销售、不限底价,拼的将是资金实力与销售能力;在维修方面,拼的将是技术水平与新车脱保之后的网络承接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小的经销商自然会被挤掉,这为大的经销商集团兼并重组创造了机遇。

  但这里要提两点的是,大的经销商集团如果没有想好兼并后怎么干,如何发挥出兼并后的规模效应,收进的4S店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包袱。

  变化创造了新的机遇,但机遇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在这场变革中,我们正在摧毁一个旧的世界,但新的世界如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如何运行,许多还在探索,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重构。因此,对想抓住商机的人来说,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耐心。(作者系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