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认证当打破政府主导模式


作者:洪绩    时间:2014-09-01





  近日,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再次发力,其中包括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涉及房地产经纪、国际商务、税务、资产评估、土地登记、建筑项目经理、品牌管理等领域。同时,决定取消各地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

  从6月披露将清理职业资格认证的信息,到采取实际行动,虽然此次取消的项目仅11项,却传递出国家层面痛下决心全面向职业资格认证乱象开刀的信号。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20年前写入《劳动法》而确立其法律地位,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也应运而生。该制度对于提高技能人员素质与规范行业管理发挥了作用,但在发展中也滋生出考试多、证书滥、名目多、机构杂、收费乱、滥发证等乱象。据称目前全国约有2500个职业资格认证,各行各业几乎都难逃“被认证”的命运,甚至某项新职业刚露头,尚无规模更无标准,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就拍马杀到。

  社会对职业资格认证泛滥诟病已久,某些认证甚至成为牟取暴利的行业。虽然相关部门不乏规范管理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背后附带的部门或小团体利益却无法掩盖。认证的背后无不牵扯着多环节的利益链,报名费、培训费、评审费等一系列收益堪为一块“大肥肉”。有数据显示,我国“认证经济”的总额超过3000亿元,诱惑力之大不言而喻。由此也出现一种职业多部门抢着认证、“证出多门”、滥发职业资格证的现象,大大损伤职业资格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滥设资格认证致使职业资格功能被严重扭曲,维护公共利益的核心功能却被搁置一边。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部门的初衷就是假借资格考试、认证牟利。有的部门随意设立没有法律依据的职业资格,使资格认证演变成“就业准入”,资格证书成为就业“通行证”,不仅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的实现,而且成为阻碍就业、滋生腐败的环节。资格认证过多过滥还带来劳民伤财的“考证热”、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等问题。其所催生的几乎公开化的资格证“租借”“挂证”现象,更是使企业资质证书制度实际上形同虚设。

  近年,社会对治理职业认证乱象的呼声此起彼伏。国家层面从2008年展开原定为期4个月的“最大规模”的治理,最后竟持续5年之久。直到2012年5月公告第一批保留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还有265项之多。可以想象其中利益博弈的艰难,而此次改革再下猛药,可望攻坚克难。

  将职业资格认证问题上升到宏观高度加以解决,为深得民心之举。治理职业资格认证显然不是要一概否定,关键在于明确哪些职业资格需要认证哪些不需认证,并彻底清理那些没有存在价值的认证项目。同时,还须及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使取消无价值的职业资格认证有法理依据,减少基层执行的阻力。

  基于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但须厘清该由谁来认证的“归口”问题。确有存在必要的职业资格认证,完全可打破政府部门主导的模式,借鉴国际通行的由第三方机构认证的做法,改变职业资格认证的设立、培训、考试、发证、审验、查处等都集中于行政权力手上的模式,改变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的做法,藉此截断部门行政权力通过认证牟利的路径。如此,从根本上使职业资格认证乱象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或可期。

来源:羊城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