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话语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保障


作者:蒋秀丽    时间:2014-08-27





中国企业“走出去”被“冤大头”似乎总是难免的。

“走出去”,这个上世纪就萦绕在中国经济上空的口号,至今依旧有着响亮的回声。无论是东道国“欢迎投资”的热情邀请,还是因国外战乱而项目搁浅的涕泗滂沱,总有一个声音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中国企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纵观当下的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早已不再是迎合趋势的空中楼阁,而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相对于中国企业海外设厂数量、分布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与投资存量这些概括性的内容,实际的企业盈利状况却少有提及。对外投资数额越是巨大,企业的海外经营就越凸显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实处境。以投资存量数据代替实际盈利的数据发布和信息传播攻略,似乎使中国海外企业亏损的现实欲盖弥彰。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官员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年,从资产规模上看,收获不少,但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尤其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几乎成为失败收购的重灾区,应当引起企业反思。”

我们认真梳理后发现,上述失败的原因有着这样一条共性——前期投资评估不充分、不全面,评级标准不切实际,信用评级没有起到揭示风险的作用。

中信集团所属中信泰富公司2006年收购澳大利亚SINO磁铁矿项目,预估产能2000万吨,合同总额14亿美元,后续投资17.5亿美元。但由于项目前期评估严重不足,该项目此后频超预算,2009年下半年项目投资金额增加到34亿美元。而今年最新的数据是,后续投资力争控制在110亿美元。也就是说项目整体实际投入达到前期评估金额的4倍。

中冶集团也是如此。前几年,中冶集团先后收购了阿根廷希拉格兰德铁矿项目以及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后续运营困难重重。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2008年收购完成后,迟迟没有后续投资。知情人士说:“如果要开采兰伯特角铁矿,将会把中冶拖累得比中信泰富还要惨。”

一次次惨痛失败的背后,是专业人士疾声呼喊的评级话语权。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和振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前期投资评估不充分,决策不合理,应对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并购企业的评级几乎参考的都是三大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评判不仅是不利的,而且极大的加剧投资隐患。

由于 “走出去”境外投融资决策所需要的风险信息,完全被美国机构所垄断,这使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争取评级话语权是央企海外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大公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表示,评级话语权关系国际信用资源的分配权和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是关系央企战略安全的制高点。

民族评级机构掌握评级话语权是央企信息安全、经营安全和战略安全的保障;民族评级机构掌握评级话语权是央企“走出去”战略成败的关键。

显然,随着民族评级机构的崛起和新型国际评级体系的形成,央企完全可以对民族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风险信息抱有充分的信心。

护航中国企业“平安出海”更是我们民族评级机构肩负的历史使命!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