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举反垄断大锤有理有据


时间:2014-08-25





  最近,中国对微软以及奥迪和克莱斯勒等外国企业的反垄断调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这重新引起了西方的忧虑,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利用《反垄断法》 来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将以跨国公司的利润为代价。

  近日,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商务部对微软进行了第二轮“突袭”,并且首次调查了为微软提供咨询服务的埃森哲公司。

  中国另一大反垄断监管机构——国家发改委近日也表示,对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品牌和菲亚特持有的克莱斯勒品牌进行的反垄断调查显示,这些品牌在华存在垄断行为,将受到处罚。该机构近期还约谈了丰田汽车公司高管,尽管目前谈话的内容并不清楚,但外界猜测可能与反垄断调查有关。作为对反垄断调查的回应,最近几周,克莱斯勒旗下Jeep,捷豹和路虎等多个品牌都宣布新车降价。

  《反垄断法》 在中国实施已经有六年时间了,监管机构在过去几年不断加强对该法的执行力度。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对于违反竞争规则的行为,将对涉事公司处以上年度营业收入1%~10%的罚款。除了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发改委,商务部也准备加强《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这让人多少感到有些诧异,因为商务部通常需要考虑产业政策,因而会比较在意企业的立场。

  这一轮反垄断调查正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不断下降之际,市场份额相比跨国车企,比如大众、雪佛兰和奥迪等,可谓是节节败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在轻型车市场的份额为37.7%,下滑3.5%。

  中国是通用汽车、大众、日产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利润的重要来源。一些法律专家指出,比起本土公司,中国相关机构似乎更多地对跨国公司挥起法律“大棒”。对包括美赞臣和达能等外国食品企业,中国监管者开出了巨额罚单,还有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可能也面临着10亿美元罚款。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反垄断专家马克·威廉姆斯表示,很明显这些案件大部分都是针对外国公司。一些西方行业观察家甚至暗示,《反垄断法》现在“高歌猛进”,是为了规范中国市场的新进入者,以及惩戒在华牟取暴利的豪华汽车制造商。

  今年4月,美国商会曾致函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敦促华盛顿对北京强硬起来,因为中国正在用《反垄断法》来实现自己的“产业政策目标”。美国商会在信函中写道:“现在形势变得越来越明朗,中国政府已经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反垄断法》促进中国本土车企的发展、推动有利于本土企业的行业政策,而不是遵循国际通用法则,规范竞争。”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相关机构已表示,《反垄断法》同时适用于本国和外国公司,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该机构已经针对本国电信公司,包括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及一些地方金融机构采取了反垄断措施。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及反垄断局局长徐坤林表示,该机构“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给予平等的对待”。他说,现在受罚的机构包括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他还表示,《反垄断法》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公正和公平竞争。

  在中国国内媒体披露外国车企对中国消费者在整车和零部件“漫天要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促使奥迪和奔驰等跨国车企在华降低零配件价格。一位中国国内汽车业专家表示,垄断行为在汽车业十分猖獗,发改委之所以首先针对进口豪华车品牌,是因为这个问题在高档车市场最为严重。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