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


时间:2014-08-20





  取消限购,俨然已成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8月6日,佛山也加入松绑限购的地方大军:凭本地身份证可购买两套房、外地身份证可购买一套房。至此,全国46个曾经实行限购的城市中,仅剩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几个城市尚未放开限购或出台楼市刺激政策。

  如此看来,取消限购已成多城市的救市动作,但那些已取消限购的城市,房地产市场真如期望的那般吗?

  7月10日,济南作为全国首个省会级城市正式宣布解除限购,第二周成交量即“井喷”,环比猛增91.4%。但好景不长,市场很快回落,低迷依旧。武汉紧随其后,松绑首周,环比增加22.13%,但这样的“好日子”仅仅维持了半个月,市场又归于平淡。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苏州、温州等地。

  眼看取消限购不灵,地方政府开始再下“猛药”,绍兴开了限贷的先河。该市发布的《关于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停止执行绍兴市针对非绍兴市户籍居民家庭实施的限制购房政策;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除首套房外新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均按有关规定的最低限执行;公积金可以多次使用;在网上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交付使用日期前,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可在双方自愿前提下凭撤销协议予以撤销。

  该《意见》,被业界解读为“毫无下限的救市”。随后,广西跟风,出台了类似政策。只是在中央差别化信贷原则并未改变、仍在持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投资投机性需求被持续抑制的背景下,类似绍兴的“救市”行为还能走多远仍待观察。

  “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成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此托底,即便全面取消限购、限贷,进入“无限时代”,楼市也只会“风光有限”,而且是在市场萎缩的“险峰”之上,僧多粥少,谁能抢到潜在的客户需求还是未知。

  “限购令”的出台,旨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也意在给过度依赖土地财税的地方政府和结构失调的房地产市场敲一记警钟。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房企,若无战略发展的远见,就不仅仅只是近忧了。

  其实有许多品牌房企的创新转型之路可资借鉴。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嘉凯城、绿地集团、泰禾房地产等企业已抢占先机。而北京住总集团等企业正在棚改领域加速布局。日前,石景山南山1、2号院环境整治和梁公庵棚户区改造项目已获批。

  商业地产方面,就在两周前,北京万科发布写字楼三大产品系,一系列动作表明,万科已开始涉猎以服务企业为主的写字楼和服务公寓。不久前,华润置地也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全国商业战略布局,预计到2017年底,在全国将有40多个商业项目投入运营。

  旅游地产方面,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收入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此庞大的市场,早已引得万科、中信、首创、珠江地产等60多家知名房企涉足,总投资额已超过8000亿元。

  据全国老龄办的调研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总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这无疑是一块“巨型蛋糕”。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地产领域。全国首家定位“退休社区”的北京东方太阳城项目,近年来已经成功探索盈利模式。

  在分化业态已成必然趋势的前提下,谁能占据房地产细分市场的鳌头,目前已开始显山露水。不过万事开头难,利益和风险共存,试水无异于勇攀高峰,但“险峰”之上也会有无限风光。而传统住宅市场缺乏附加值的产品,在失去保障性安居工程托底的刚需市场后,又面临着以追求舒适度为趋势的理性消费行为。

  届时,既无力同已完成组合布局的实力房企在商品房市场一决高下,又无能翻越通向细分蓝海市场的那道险峰。最后,恐怕只能心有不甘地黯然退场。

来源:中国建设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