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垄断既要“浇冷水”又要上“紧箍咒”


时间:2014-08-19





  8月6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回应目前在汽车领域开展的反垄断调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目前已经查明奥迪和克莱斯勒存在垄断行为,并于近日完成了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调查,并将依法进行处罚。

  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垄断对整个汽车产业,包括对豪车生产企业,都不是好事。但是,垄断经营能够创造居高不下的巨大利益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在,正在推进的反垄断调查,短期的目标就是要把居高不下的豪车品牌价格降下来,消除豪车在国内国外价格之间形式的“剪刀差”,让更多“偏爱”豪车品牌的中国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跨国车企的优质品牌和售后服务。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则可以导致“豪车联盟”内部出现松动,可能引起降价浪潮,促使价格整体回归至真正的产品价值。可我们千万不要被众多跨国车企在大范围展开的反垄断调查之下适时地下调其整车、零配件以及维修保养费用的价格而迷惑住双眼,而是要清醒地看到豪车品牌价格即便作了适时的下调,但其在国内销售的价格仍远高于国外市场。

  这轮反垄断调查要想取得真正成效,绝非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反垄断调查中确定短期目标与长期要求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制定出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包括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建店标准、软件及硬件标准、售后服务标准等,形成《反垄断法》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在行业层面的行规之相配套与衔接的法律制衡体系。防止进口豪车在反垄断调查下全线降价,可其市场竞争力不减反增;价格一时便宜了,但垄断局面继续,很可能引发豪车品牌再度“坐地起价”,出现“报复性”价格反弹。

  纵观此次反垄断调查,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强化对汽车厂商手中的权力加以约束,对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维护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在改变垄断格局大背景之下,国内汽车工业也要抓住这一市场机会,收购兼并海外豪车品牌或企业,用资本换取技术和品牌,形成属于自己的高端领域竞争力,缩小和接近与在汽车产业高端领域国内外的差距,实现汽车行业“中国制造”质的提升与进步。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