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调查不应止于降价


时间:2014-08-14





从液晶面板到高档白酒、奶粉、金饰,再到目前正在被调查的进口汽车,近年来,我国反垄断的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被查处企业的规模、数量,还是处罚力度,都是《反垄断法》实施5年多来前所未有的,从中能看出国家相关部门在反垄断方面的决心。尽管目前尚有一部分调查有待深入,还有一些处罚结果尚未公开,但可以确定的是,反垄断调查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其中最牵动消费者神经的,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价格”。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发改委在价格改革的同时也注意加强价格监管:去年五粮液和茅台酒因搞价格垄断被罚4.5亿元;多美滋、贝因美等九家乳粉企业因价格垄断行为被罚款6.7亿元。整改之后,消费者一年可以减少24亿元的支出。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近年来一直是全球豪车企业的“乐土”,这些进口汽车在经销与售后中的价格虚高、搭售等现象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通常也只能默默接受。

在发改委宣布调查相关事宜前后几周时间内,包括捷豹路虎、奥迪在内的豪华车企都宣布下调了车价或配件价格,克莱斯勒也于8月5日宣布下调145种高价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价格,下调幅度达到20%。7月27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于8月1日起下调所有国产车型零部件价格;同时旗舰产品Jeep大切诺基SRT8价格下调6.5万元,大切诺基5.7L旗舰尊悦版价格下调4.5万元……

处罚结果尚未公布,豪车就掀起降价潮,这无疑让消费者感到大快人心,并看到了中国消费者享受公平待遇的希望。毕竟随着进口车的降价,消费者可以减少一部分费用支出。最重要的是,零配件的降价,让消费者的维修保养成本也随之下降。

然而眼前的问题是解决了,长远的担忧却依然存在。有分析人士指出,汽车行业现存的限制竞争行为、汽车业涉嫌纵向垄断,不是降价能够解决的。目前的价格下探,只是车企的权宜之计,此前在别的行业出现的价格反复是否会重演还不好说。

这种担忧,也让我们看到,打破价格控制,只是反垄断要实现的第一步。有分析人士指出,垄断最大的一个危害便是掠夺消费者的剩余价值,让本应该属于消费者的权益被垄断厂商拿走。这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将极大影响居民收入,进而从需求层面影响消费的增长。

因此,反垄断的作用不仅限于产业链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价格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构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恢复健康的竞争秩序,从而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消费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不仅是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坚持,更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剂良方。可以预见,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深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涉及民生消费的垄断行为被置于“聚光灯”下,中国消费者也将迎来更好的消费环境。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