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产业期待“破茧成蝶”


时间:2014-08-08





燃气轮机作为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与国防、能源、交通、环保等国计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机械设备厂商就曾研制生产过燃气轮机,但由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天然气供应不足,燃气轮机研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断层。断层的出现,让我国燃气轮机技术错过了国外高速发展时期,与国际先进水平一度拉开了差距。

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递增以及电力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不得不引进国外技术产品。“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通过“打捆招标”模式,同时引进了世界3大动力集团——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重工的FA级重型燃气轮机,意在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解决已落后几十年的重型燃气轮机研制问题,结果却使我国市场被这些公司的产品所占据,关键技术没能引入。

在引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的同时,要想取得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还需要加强自主研发。举个例子,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几十年前曾一度落后于人,但伴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的逐步深入,神州、嫦娥飞船相继起飞,中国航空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已从航天大国逐步过渡成为航天强国,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自主研发和开拓创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认为,适度借鉴发达国家在燃气轮机领域的研发策略能对我国该领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燃气轮机技术优势,制订了一系列研究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燃气轮机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新型燃气轮机的研制储备了技术。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这也对其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和优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前,我国燃气轮机产业若想取得长足发展,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政策,在国家统一规划、组织和领导下,制订出由政府主导的短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计划。同时,我国还要加大相关领域投入,集中航空、机电、船舶领域资源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组建一支燃气轮机领域科技研发的主力军。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可制定一些优惠、激励政策,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积极建立行业内技术交流平台,也有利于行业内进行成果分享和技术交流,便于统筹考虑关键技术研究走向,把脉行业发展趋势。

同时,相关企业也应找准自身所处的行业位置,可选择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制订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专利战略。对于燃气轮机领域技术实力及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应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在获得突破性研究进展的同时,第一时间提交专利申请,并可就同一专利申请分别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交。而对于行业内技术实力稍弱的企业,则可以采取技术跟进的方案,采取申请外围专利、基础专利等策略,夯实企业自身技术基础。在研发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及时掌握行业巨头的最新研究动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防止重复研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研发实力强弱,重视专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企业间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才能一举冲破行业巨头已然形成的专利包围圈。笔者以为,随着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研发力量的不断投入,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必将“破茧成蝶”,实现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