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贵在敢为人先 结构调整难在跃向高端


时间:2014-07-08





  【导读】李克强总理在湖南长沙、株洲深入一线考察调研,指出“创新的潜力有多大,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

  世界杯进入强队博弈的淘汰赛,高手对决,反而进的球比小组赛少,而且经常不得不进行“点球大战”。强队比赛难度大,容易陷入僵局。 经济上也是这样, 中国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面临的困难也明显加大。结构调整难在跃向高端,产业升级如同淘汰赛,越往后比赛越难打。只有敢为人先,改革创新,才能开辟新的上升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几天在湖南长沙、株洲深入工地、车间、粮库等一线和校园考察调研,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他的原话是:“创新的潜力有多大,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

  传统红利在消失改革创新才是中国最大红利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从国际大环境看,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了5年,发达国家出现复苏苗头,但是外贸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贸易壁垒有增无减。从国内因素看,经济结构问题突出,人口红利持续衰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逐步迈入高收入国家压力不小。财经评论员石齐平说,我国传统的红利在消失,只有改革创新,才会带来新的更多红利。

  石齐平:全球化出现不利的形势,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经济长期停滞,西方国家有点财政紧缩。虽然说目前我们已经放开了生育政策,允许单独二胎,但估计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会受到人口红利减弱的影响。

  对中国来讲,形势是非常不利的,但是中国很幸运,因为中国还剩下一个红利,就是改革红利。在全球形势下,大家的外需都减少了,但中国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内需,但这有一个条件:必须要改革。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减弱,但中国有脑力优势,这要怎么开发出来呢?就要靠教育、靠研究发展等等,还是要靠改革。

  要解决污染问题就要进行大力投资,这是绿色投资,所以叫绿色红利。其实中国还有好几个红利,内需红利、脑力红利、绿色红利,这三个红利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改革,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

  经过艰苦努力,现在我们的改革效果已初步显现,但必须看到,结构调整不是短时期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预计,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

  连平:产业升级是我们未来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人均7000美元的收入,未来要进一步向上发展,就需要在产业升级方面真正迈开步伐,真正获得成功。产业升级的目标基本上比较明确了,国家在规划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各个产业之间大致都有明确的方向。

  产业升级换代绝不是短期的事,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完成的,我觉得会在5年以上,应该是一个中长期计划,或者说一个规划的安排。少说是5年,多一点的话有的可能要10年以上,但是5-10年这一段时间,是未来产业升级换代非常关键的时间段。

  推动产业升级需财经、金融、资本市场三箭齐发

  在连平看来,要想真正产业升级到高端,需要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要财政、金融、资本市场三箭齐发,支持产业发展。

  连平:首先,在这个方面财政政策还是应该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财政投入往往具有先导性,它会引导社会资金跟进。第二,从金融方面融资这个角度去看,应该对产业升级换代这些非常关键的领域和高端的技术创新,给予很好的支持。第三,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应该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比如说收购、兼并、上市、重组,这一系列都应该对产业升级“开绿灯”。

来源:中国广播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