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好规则再“混合”


时间:2014-03-26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混合所有制”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显然,政府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利用民间资本,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更大作用。但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如果不扫清方方面面的思想障碍,如果不做好顶层设计,如果不事先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混合所有制”的初衷恐怕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首先,国资会不会流失成为国企的最大顾虑。中石化今年2月高调表态,将公司利润最丰厚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中石油3月份宣布将放开油气开采业务,以项目为单位吸引民营、社会和其他资本进入;国家能源局则在2月份发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明确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在油气管网设施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表面上看,以前铁板一块的石油领域上、中、下游均提出要对民营资本开放,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表态性承诺何时付诸行动还需观察,效果如何也需时间的检验。

  笔者并非多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一些国企老总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国企一定要十二分地小心。国企之间自己混合国资不会流失,是安全的,民企来了就会说不清楚。比如不赚钱的业务民资肯定不愿意进来,赚钱的业务拿出来“混合”又会有人质疑:可以赚钱,为什么要卖?

  其次,进入国资领域会不会上当是民企的普遍担忧。当笔者问及一位民营化企的负责人愿不愿意“混合”时,这家负责人表示“要看看再说”。对即将到来的“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并没有显示出人们希望看到的热情,个中原委值得探究。

  民资最大的特点是“无利不起早”。据笔者了解,在一些民营企业看来,国企、特别是一些国家垄断企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多大诚意不太好说,“害怕国有资产流失”会成为一些国企拒绝“混合”的最好托词。他们同时还担心,迫于政府的压力,一些国有企业或许会放开一些项目,但国有项目“有油水”的未必肯拿出来,而拿出来的会是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民营企业还有的顾虑是,即便一些“有油水”的项目拿出来“混合”,民营经济也只能是掺股的配角,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对低下,他们把资本“混合”进去,会不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再者,制定游戏规则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如此看来,政府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想法虽好,但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却是各怀心思。怎样促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结缘,还需政府当好“婆家”。笔者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十分重要,大家都按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玩”,国企才能免去“国资流失”之忧,自觉自愿;民企公开公平参与竞争,心安理得。

  不管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实际效果会如何,改革的势头已经难以阻挡。笔者需要提醒的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扫清思想障碍,破除传统思维,打破固有体制。万不可搞成混合所有制的大跃进,更不能搞“拉郎配”。否则,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与改革的初衷南辕北辙。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