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关闭”小微企不是产业升级捷径


作者:吴龙贵    时间:2014-02-24





  报载,浙江台州市温岭大东鞋业的一场惨烈大火夺走了16条生命,由此引发的地方政府整治行动被当地人称之为“严打”,4000多家小微鞋企被强制关闭。此事引起当地企业主的反弹,也受到舆论关注。

  这起风波源于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诉求,与政府淘汰落后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管理思路之间的矛盾。据统计,温岭6000多家鞋企中,80%以上是小作坊。政府希望通过整治,淘汰落后产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对小微企业而言,一缺资金二没能力,转型升级或是一个遥远的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当下的衣食冷暖。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了不同的立场,在此语境下,冲突几乎无法避免。

  通过产业升级来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大方向没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温岭的今天其实就是温州的昨天,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小作坊式的企业在温州就是被重点整治、驱赶的经济体。随后,由于相对宽松的政策,部分企业落户温岭。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恶性竞争、品牌低端、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滋生环境、劳资、社会管理等系列矛盾。从发展角度看,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城市都不愿永远走在别人后面,更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废品收购站”。摆在温岭面前的,似只有转型一条路可走。

  但目的和方向的正确,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和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政府强制关闭4000多家小微企业,至少从程序上看有违行政理性。据称被关闭的企业存在消防不合格,无证经营,建筑违章等等。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有工商执照的合法经营企业。政府任何一项决策都应给利益相关者以一定的合理预期,但人们看到,温岭关闭数千鞋企,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的,而这些企业有的已经营多年。重拳治理带来的社会振荡同样不容小视。

  政府与企业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应是合作者的关系。更准确地说,经济转型的改革必然经历陈痛,但这种陈痛不应仅仅让企业独自承担。无论是之前的监管缺位,还是今日的“强制关闭”,实质上都表明,当地政府只愿意成为红利的分享者,而不愿意成为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当这些企业能够解决就业、推动地方发展、带动GDP指数时,他们是政府的座上宾,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而当政府谋求转型的时候,他们又被迅速地扫地出门。如果说落后的产业是粗放型经济的话,那么政府对企业利益的漠视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思维。在经济转型大潮中,这尤其需警惕。(吴龙贵)

来源:羊城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