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战”折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7





  日前,西安一则争抢人才的新举措受到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政策,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西安,这一举措已面向全国开放。专家指出,随着高校毕业生进入毕业季,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逐渐升温。这背后,是中国经济正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实际上,不仅增速换挡、去旧育新需要人才要素支撑,而且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也要求人才均衡分布。
 
  “八仙过海”抢夺人才
 
  在杭州,龙翔桥地铁站出口的一处电子广告牌上,“成都·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等字样格外引人瞩目。如果用手机扫描画面二维码,就进入了“青年人才驿站”网页,可以直接申请入住成都当地的青年人才驿站。很多当地居民戏称,“成都又来寻人了,只不过这次不是青城山下的白娘子寻找许仙,而是盯上了杭州的人才。”
 
  2017年,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增长36.6%,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产业增加值均录得20%以上的增长。另一方面,坐落在杭州的蚂蚁金服、淘票票、丁香园、拼多多等“独角兽”和领军型科技企业亦吸附了大量新型人才。因此,从经济结构差异及新动能培育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成都“盯上”杭州了。
 
  如今,各大城市在吸引海内外人才方面可谓“八仙过海”。例如,2018年上海人才新政明确,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五类人才可直接在沪落户;浙江义乌对入选“义乌英才”计划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5年内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2000万元、400万元奖励。
 
  对北京中关村而言,对标美国硅谷、吸引全球人才也成为重要任务。为了让外籍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中关村在出入境措施上,允许中国籍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允许来中关村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关村企业的境外员工,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的访问签证;外籍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辅助人员、随迁外籍子女来华就读都享有出入境便利。不久前,北京还进一步对创业团队和投资人落户给予重大优惠。
 
  转型升级现实需要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人才大战”在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愈发显眼呢?
 
  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看来,“人才大战”反映了中国人口的深层次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保等都构成了强大压力,因此争抢优质年轻劳动力便成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做法。
 
  上海社科院人口学教授梁中堂则认为,争夺人才与城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标志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步入“高维度竞争”,即从拼产业、拼招商、拼优惠政策跨入到拼人才的阶段。相关优惠的政策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籍管理、人口管理等将会带来较大影响,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可能关系并不大。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人才要素的重要性。在粗放式发展下,资金、原材料、土地等要素分量较重,人才作用可能并不十分突出;在集约发展下,海内外人才与创新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金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金煜以杭州为例表示,以前杭州的经济在省会城市当中其实并不特别突出,即使是在浙江省内也并非一家独大。然而,随着经济转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等企业快速崛起,杭州的竞争力也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实现了后来居上。
 
  高质量发展前景看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同时,报告还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
 
  科技部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前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第17位。这些数字的背后,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不能只有大项目,还要依靠人才、用好人才。过去,人才跟着资金走、跟着项目走;如今,很多时候则是资金和项目跟着人才走。因此,城市要想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就必须把握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升级态势,做好人才吸引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良性循环。”金煜说。
 
  专家普遍认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才将成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也更加可期。(记者 王俊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财税部门备战减负 激发企业活力

    财税部门备战减负 激发企业活力

    新一轮减税降费大幕已经开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落实已确定的今年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加大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的力度
    2017-03-21
  • 品牌建设让中国经济展现“活力”和“韧性”

    全球最大传播服务集团WPP和旗下的市场调研机构凯度华通明略20日发布BrandZ2017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为观察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一幅生动图景。业内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设,中国经济正在展现“活力”和“...
    2017-03-23
  • 企业信心攀升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这一系列积极举措,反映了我国企业奋发进取的蓬勃态势,凸显了当前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发展信心。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1 5,较上季度提高7 4个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7 8个点。
    2017-04-20
  • 行业趣味指数透视中国经济充满活力

    5月份,中国经济延续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些趣味指标与官方经济数据相互佐证,共同透视着中国经济的活力。
    2017-06-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