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增速、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央行行长易纲最新讲话说了这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10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于6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易纲在主题演讲中聚焦货币政策、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


  预测中国GDP增速将接近于潜在增长率水平


  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观察到人口结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和变化,对潜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去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如果从去年和今年两年平均来看,我们预测我国GDP增速将接近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易纲表示,“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总量基数越来越大,同时受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会有一定减缓。人口结构变化也会对经济供给和需求两侧产生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以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可持续增长主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全年CPI平均涨幅或在2%以下,全年走势前低后高


  针对通胀压力,易纲表示,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产品的价格上涨很快,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对于通胀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我国去年疫情期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比较平稳,有利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今年以来我国的PPI增幅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与去年PPI负增长形成的比较低的基数有关。所以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市场来观察PPI的变化,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判断我国今年的CPI的走势前低后高,但是我们预测全年的CPI的平均涨幅将在2%以下。”易纲表示。


  易纲表示,外部的疫情形势、宏观形势、宏观政策都有不确定性,对于来自各方面的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均不可掉以轻心。


  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


  易纲表示,“考虑到我们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潜在的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以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以稳为主,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当前中国的利率水平虽然比主要发达国家高一些,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仍相对较低,总体保持在适宜的水平,有利于各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要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促进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上的基本稳定。


  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第一,扎实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第二,坚持发展普惠金融。


  继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我们将继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部门政策合力,引导银行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与企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强贷款风险防范。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推广随借随还模式,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在陆家嘴论坛上,易纲强调,坚持发展普惠金融。


  易纲介绍,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实现保就业保民生,实现增收入促消费,从而稳住经济基本盘。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健全激励相容机制,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目前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36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易纲表示,要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人民银行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较早制定了针对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同时与欧盟有关部门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趋同。


  二是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


  三是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研究直达实体的碳减排支持工具。


  四是引导金融机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人民银行已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持续监测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转型进展。要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预期使用寿命和折旧的实际情况,稳妥设计转轨参数和动态风险权重,努力实现在绿色转型过渡期平稳转轨。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