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有了“行动指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28






两名大学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里调试机器人。新华社发


  继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后,牵动万千人心的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有了一份更明确、更清晰的“行动指南”。


  8月27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制定并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坚持特色一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驱动、坚持高校主体——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以上述“四个坚持”为根本原则,这份长达8300余字、包含24条具体要求的意见,将成为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具体指导,导引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再提速。


  1.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双一流”建设,以何为根本?


  “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教育部负责人强调,学校不论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来开展。


  记者注意到,意见就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四项明确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意见指出,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意见指出,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等。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意见指出,要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意见强调,要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我们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部负责人强调。


  2.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整体建设


  在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后,“双一流”建设该往哪几个方向发力?


  记者注意到,意见对“双一流”高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要求,重点要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建设:


  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意见指出,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意见强调,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意见还强调,要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


  此外,在学科布局上,意见强调要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3.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只有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才能办好办出一流学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记者注意到,意见既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整体建设,也强调要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是意见强调的学科建设重点,并就此分类指出: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要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国内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要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是意见中关于学科建设着重强调的内容。意见指出,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各学科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


  拓展学科育人功能。意见强调,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4.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


  意见指出,要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既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也强调要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


  健全“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意见强调,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要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大地方区域统筹,加强引导指导督导。意见指出,地方政府要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


  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意见强调,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记者 邓晖)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9年内地109所高校将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2019年内地109所高校将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8日表示,欢迎教育部公布2019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的具体安排。根据安排,参与计划的内地高等院校将增加至109所。
    2018-10-09
  • 河北全力谋划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河北省委、省政府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雄安新区重大战略决策的开局起步之年,河北要全力谋划推进新区规划建设,依法依规,严管严控,科学有序,确保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17-04-24
  •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2017-05-14
  • 雄安新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实现“六个突破”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2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着眼“大交通”格局,着力推动雄安新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实现“六个突破”:
    2017-06-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