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动能 多地发力数字经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26





  发力数字经济,地方正紧锣密鼓展开新一轮规划部署。近期,云南、陕西、江苏、江西等多地出台相关举措,明确未来几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完善资金、人才等配套政策。


  相关专家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不同,数字产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数据资源储量差别很大,发展数字经济应因地制宜。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日前在无锡(国家)软件园举行的“无锡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工暨无锡高新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签约仪式”上,3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投资额超108亿元,涉及软件开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


  哈尔滨提出今年将重点推进百余个数字经济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以上。武汉今年将新开工投资1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6个,续建项目10个。重庆今年一季度市级重大数字经济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


  项目密集部署和落地的背后,是多地利好政策持续加码,进一步明确未来几年发展目标和路径,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3160亿元。方案还围绕应用示范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园区提档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陕西提出“打造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到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江苏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数字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5%左右。


  “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质量提升和总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也是激活地方经济活力、优化地方经济结构的重要落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立足当下稳定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放眼长远,数字经济能够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地方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配套政策持续完善


  在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多地进一步完善创新、资金、人才等政策,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


  陕西提出,统筹利用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发挥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服务,大力支持企业上市。


  江苏提出加大省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设立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地方设立数字经济股权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政策功能,通过“苏服贷”“苏科贷”“苏信贷”等专项贷款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数字经济领域信贷投放。


  哈尔滨提出,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农业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建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企业多元化融资、举办数字经济大型展会活动给予支持,在土地、电力、人才引培等方面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从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到谋划建设数字经济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再到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集成创新生态体系,江苏、陕西、江西等多地出台多项举措,加快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因地制宜谋划发展


  相关专家认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数字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策略。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研发、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多方面内容。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数字经济的路径也不同,可以通过配置自身优势资源获得比较优势。


  赵刚表示,资本禀赋型的地方,可优先走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依托资本优势,打造数字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培育数字核心技术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龙头企业、数字制造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科研禀赋型的地方,可优先走数字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围绕数据产业链开展软硬件数字技术集成创新,围绕数据应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应用创新。


  “地方发展数字经济应做好前瞻谋划、统筹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盘和林说,各个地区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数字产业,通信产业发达的地区可以着重打造数字核心产业优势,逐步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传统产业发达的地区可以重点推动产业数字化,持续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记者 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数字经济红利将在未来持续释放

    相近的表述体现了两国相同的目标,就是让数字经济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放眼全球,数字浪潮洗礼的不仅仅有中英两国,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发展的共识。
    2017-03-23
  • 驱动转型升级 中国数字经济时代来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数字经济作为当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2017-04-12
  • 中国“互联网+”指数发布:数字经济已占GDP总量三成

    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已占据全国GDP总量的30 6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新增就业的带动,还是对GDP的拉升,数字经济都表现出强劲的活力。
    2017-05-04
  • 中国数字经济将从多个领域引领全球新趋势

    中国数字经济将从多个领域引领全球新趋势

    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已成为塑造全球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其数字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将从产业投资、商业模式和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引领全球新趋势。
    2017-09-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