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既是百姓福利也是数字中国的有力支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7





  “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此处时,会场内掌声连连,这既反映了人大代表对加大提速降费力度的支持,也反映了通信行业的提速降费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工信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广大手机用户对于手机流量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这种计费方式反映的意见比较强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工信部部长苗圩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强调,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不仅是百姓和企业的福利,也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更好支撑。
 
  运营商——
 
  坚决贯彻落实提速降费
 
  近日,三家电信运营商纷纷表示,积极支持国家对信息通信业进一步实施提速降费所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方面,三家电信运营商意见统一,也纷纷坚定了认真做好客户服务、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的决心。
 
  对企业来说,网络提速降费不仅能够刺激业务量大幅增长,还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2014年年底到2017年年底,用户使用1GB流量的平均费用虽从139元降到了23元,但是平均每个用户每月流量使用量却从209兆增长到1.7GB。薄利促进了多销,我国基础电信企业并没有因为提速降费而减少收入。相反,从2014年到2017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速从-1.6%增长到6.4%。
 
  无论是取消漫游费还是降低流量费,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通信行业必须转型升级。从日常生活经验看,网速快慢、流量资费高低就是人们选择和评价通信运营商的重要依据。而从整个社会来说,网络提速降费能够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指出,提速降费,对运营商短期而言会造成一定损失,但从长远来看是十分可观的利好。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提速‘提’的是企业竞争力,降费‘降’的是社会总成本。”
 
  其实,抓好提速降费工作是近年来通信行业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从提速的方面来看,我国光纤宽带用户数和手机宽带用户数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家庭宽带用户方面,现在拥有50兆及以上网络带宽的用户数占到了整个家庭用户数的70%以上。我国4G用户数也在逐年增加,去年年底已经接近10亿户。从降费的方面来看,三年来,通过提速不提价、流量不清零、取消语音通话的长途和漫游费等措施,我国宽带用户的单价下降了90%,移动通信用户的单价下降了83.5%。
 
  老百姓——
 
  分享了更多信息化时代红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央企要释放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供老百姓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魏明对《人民邮电》报记者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信息通信业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信息服务,推动‘互联网+’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实,老百姓将享受到更好的信息通信服务。“互联网+各行各业”将带动这些传统行业更好地转型升级。“老百姓看到这个肯定非常高兴。一方面,上网的速率会进一步加快,创新的应用会更多;另一方面,单位流量资费还会下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在接受《人民邮电》报采访时表示,“价格下降后,运营商会更容易、更愿意改造传统行业。”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前,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张光北、姚明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等话题接受了《人民邮电》报的独家采访。三位委员均表示,会场上大家热烈的掌声充分表明了老百姓对提速降费的拥护和欢心,我们每个人都是“提速降费”的受益者。
 
  取消流量“漫游”费,广大网民及媒体点赞和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不少网民称,在去年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的背景下,今年再次取消流量“漫游”费,这是技术革新的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是政府对“提速降费”的深化,是对民众关切和期待的响应。
 
  下一步,针对取消流量“漫游”费,工信部方面表示,要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开展套餐梳理和调整、系统开发和改造、测试和业务验证等工作,确保广大用户在7月1日前享受到这一红利。除此之外,工信部还将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继续推进大流量互联网卡、阶梯式流量放心用等流量降费措施,确保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记者 周振龙)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