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 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26





  伴随全面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多家外资金融机构高管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多年来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当前,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让其看到更多发展机遇,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环境持续优化,为包括花旗在内的外资银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花旗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林钰华说。


  她表示,中国一直是花旗全球的重点市场,早在1902年花旗已于上海开设分行。2007年转制成为本地法人银行为花旗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和机构客户及个人客户的各项业务均取得长足进展。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廖宜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开放给外资银行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汇丰积极参与并支持中国的各项金融改革和市场开放措施,持续扩展业务范围、不断增设服务网点、培养本地人才,实现规模和业绩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设立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56家代表处,营业性经营机构总数为1005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56%。


  不仅是外资银行,其他外资金融机构也从中国市场获得发展机遇。“过去几十年来,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我们逐步扩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中国目前是淡马锡除新加坡本土外最大的投资目的国,占淡马锡总投资组合净值的26%。”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公司中国区总裁吴亦兵表示。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更大程度的开放已经成为现实需求。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多项措施受到外资金融机构的欢迎。


  “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加大市场开放的决心十分坚定,建立一个更为开放、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蓝图令境内外市场参与者感到振奋,身在其中的外资银行也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廖宜建说。


  “市场准入和业务条件逐步放宽将有利于包括花旗在内的外资银行更全面地参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非常具有吸引力。”林钰华表示。


  吴亦兵表示,当前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举措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机遇,“我们将继续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生命科学及科技物流解决方案等新经济领域寻求机会。”


  “中国是渣打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积极利用政策红利,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发挥跨境和全球网络优势,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而成长。”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晓蕾表示。(记者 李延霞)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并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资的做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更不存在打压外资企业的说法和做法。
    2017-05-26
  • 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减少 中国银行业开放再次提速

    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减少 中国银行业开放再次提速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对外开放范围,持续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明确对外开放时间表、路线图。
    2017-08-18
  • 利用外资:降门槛增活力 实现共赢发展

    利用外资:降门槛增活力 实现共赢发展

    世界银行近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3年度到2016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前移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前移31位。
    2017-10-17
  • 扩大开放频繁出招 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四大亮点

    扩大开放频繁出招 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四大亮点

    我国引进外资已连续2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五年来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出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外资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提升等四大亮点。
    2017-10-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