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出台新城建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2-02





自济宁市入选全国16个“新城建”试点城市以来,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城市运行管理体制,建立高端专家智库,实施新城建产业项目,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研究调度,11月29日,正式印发《济宁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扎实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微信图片_20211202141130.jpg

《三年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统筹组织、系统推进,市场主体、多方参与,产业赋能、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引领,夯实智慧济宁数字底座,推动落地实施一批“新城建”项目,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规划立体化、建设智能化、运行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体检常态化的智美新济宁。

微信图片_20211202141133.jpg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五项主要任务,一是夯实智慧济宁数字底座,以济宁政务云基础设施为支撑,巩固加强云设施资源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加快推进各类专业网格数据融合,实现电子政务“一朵云”、数据汇聚“一个湖”、治理要素“一张图”;二是实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各类智能化应用场景,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三是加快发展“新城建”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传统产业转型和新业态发展,推动产业落地,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创建“新城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四是搭建城市体检平台,建立健全城市“规建管服检”闭环机制,实现规划立体化、建设智能化、运行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体检常态化;五是创建国家级城市管理标准创新基地,力争通过3年时间,汇集一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模式研究、装备研制、技术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及标准科研机构,创建国家级城市管理标准创新基地。

微信图片_20211202141135.jpg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一批新城建项目,如:建设CIM 基础平台,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用,推进“CIM+工程监管”应用;实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燃气管网、热力管网、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智慧城管、环卫监管、园林绿化、城管执法、渣土运输、户外广告、城市照明、违法建设、共享(电)单车、城市停车、城市防汛、工程批后监管等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推进城市惠民惠企服务系统、智慧社区、决策指挥系统建设。通过组建城市更新集团,加快发展“新城建”数字经济,搭建城市体检平台,创建国家级城市管理标准创新基地等。

微信图片_20211202141138.jpg

《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一要做好“新城建”顶层规划设计,组建专家智库,加强“新城建”发展统筹规划,明确济宁“新城建”发展蓝图,为创建智美济宁做好顶层规划支撑;二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城建”济宁模式,逐步形成项目策划、专业研究、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新城建”推进机制,落地实施“新城建”项目,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三要加快“新城建”重大项目建设,争取进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对成熟度高、年内可启动项目,将其列入当年市重大工程目录予以推进,确保项目有序建设;四要实施精准双招双引,研究成立“新城建”招商专班,针对产业链需求精准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招引央企国企民企中优质企业和高端产业人才,引进相关配套企业。

微信图片_20211202141141.jpg

《三年行动计划》强调,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济宁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集约建设,确保“新城建”各项任务顺利实施;二要强化责任落实,组建各专项工作组,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设定目标计划,细化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工作时限,压实责任,同步推进;三要强化政策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优质“新城建”项目落地,同步做好实施方案中重要载体、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等相关要素保障工作;四要强化资金保障,创新完善“新城建”投融资机制,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五要强化创新突破,加大与部省沟通协作力度,谋划“新城建”试点建设及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模式”,确保如期完成住建部试点工作任务。

责任编辑:申高贤


  转自:济宁城市运行管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