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氢能发展商业化 潍柴初绘新能源业务版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18





  近日,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国资委主办,潍柴集团、潍坊市国资委承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潍坊)大会在潍坊召开,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大会上透露了潍柴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布局与发展目标。


  谭旭光表示,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山东省、潍坊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潍柴以燃料电池作为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技术路线,加快新能源业务布局,即:面向全球整合行业领先资源,面向全省探索氢能发展的山东模式,面向未来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落地。


  把新能源 “概念”变成产品


  谭旭光说: “潍柴从柴油发动机起家,在传统发动机领域做到了迈向全球一流的水平,实现了与欧美领先企业的并跑。但是我们深刻感受到,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低碳化、清洁化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潍柴也确立了 ‘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今年6月,潍坊创建氢能示范城市暨潍柴1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仪式正式举行,这是继2019年首批投放后,潍柴又一次在潍坊大规模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区域性示范投放产品最多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作为发动机生产企业,潍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投资国内外的燃料电池企业,进行技术与业务布局。今年3月底,潍柴20000台产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随着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多城市正式运营和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正式投建,潍柴已经把新能源 “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整合全球行业领先资源


  谭旭光说: “潍柴与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供应商英国锡里斯公司、电机提供商德国欧德思公司先后开展战略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和国际技术为我所用。”


  据了解, “潍柴系”早已制定了2025年前实现营收1000亿美元、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从柴油动力领先者向新能源动力领先者的转型,潍柴更是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核心技术及相关业务。


  2018年8月,潍柴与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公司认购巴拉德19.9%股份完成交割,投资1.64亿美元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12月,潍柴投资约2800万英镑行使对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的认股权证并完成交割,持股比例由10%增加至20%,成为锡里斯重要的战略股东,推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SOFC)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


  探索氢能发展山东模式


  谭旭光说: “潍柴充分发挥省内丰富的氢能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依托国家重大专项,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全力打造氢能发展山东模式,并积极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里程200多万公里,助力山东 ‘绿色动力 氢能城市’建设。”


  山东作为氢能大省,全省氢气总产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左右,可支撑10万辆以上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规模化运行。同时,山东氢能产业链完整,省内物流发达,公路客运和货运规模巨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多、范围广。近年来,山东省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多个城市陆续启动 “绿色动力 氢能城市”示范建设。


  作为全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应用的 “领航者”,2019年以来,潍柴先后在山东潍坊、聊城、济宁、济南等地批量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潍柴的助力下,山东省建设了6座加氢站,10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超过220辆,累计运行里程达200万公里。


  加速氢燃料电池商业化


  谭旭光说: “今年3月31日,潍柴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运行,主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并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和重型牵引车。潍柴已在氢燃料电池业务迈向全球一流商业化进程中走出了关键一步。”


  近几年,潍柴发挥自身高端装备制造及氢能动力的全产业链条优势,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在山东落地:在山东潍坊打造全球最大的氢能发动机制造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支千人规模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在全球建立前沿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并聚集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资源,全力推动新能源整个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建立起 “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氢燃料商用车全产业链。


  谭旭光说: “新能源的转型升级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将依托省级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国内外产学研创新资源,搭建全球燃料电池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加快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率先在山东省建设国际领先的氢能应用产业集群。”(经晓萃)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