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为保险行业撑起一片晴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26





  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是一家依法运行、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的社会组织。现有会员公司41家,其中财产险会员公司22家、人身险会员公司16家、中介会员公司3家。

  自成立以来,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全州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认真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交流、宣传职能,全力维护保险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为恩施保险行业撑起一片晴空。

  2020年末,全州38家保险中支(分)公司会员单位在8县(市)设立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256个,保险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全州保险行业保费收入57.07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22亿元、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38.85亿元,理赔案件30.96万件,赔款支出19.39亿元。

  党旗铸就保险魂

  2019年,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4家会员公司党员人数偏少,不足以设立支部,协会党支部将4家公司的5名流动党员吸纳进来,统一开展支部活动,让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近两年来,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在恩施银保监分局机关党总支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建始县店子坪村支书王光国讲的党课犹在耳畔回响。州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围绕“实地体验愚公出山路、现场感受愚公村新变化、学习参观新愚公事迹展览馆、深度融入愚公群体、交流感悟愚公精神”五个方面,大力弘扬大公无私、不畏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时期愚公精神。

  一封封感谢信的背后,保险人的抗疫经历终身难忘。新冠疫情期间,州保险行业协会支部积极响应地方党委、政府的号召,6名党员积极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并报名参加党员下沉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支援社区防控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区的一致好评。

  2019年,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组织39家会员公司,举办了2019年恩施州保险业“保协杯”趣味运动会,全面提高了广大保险从业人员身体素质,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同时促进了从业人员体育文化交流;2021年,恩施州银行业协会、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恩施州金融团工委联合举办2021年恩施州“金融杯”职工运动会,金融系统64家单位报名,参赛人员1000余人,进一步增进金融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建党百年,州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积极组队参加恩施银保监分局组织的“学党史促监管我们在行动”演讲比赛和“学党史勇担当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知识竞赛,协会党建形象得到彰显。此外,该协会还积极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和“踏寻老英雄足迹传承张富清精神”特色实践活动,开展员工子女家风教育体验活动和旅游扶贫,相继前往鹤峰县五里坪革命旧址群、鹤峰鼓锣山三十二烈士纪念碑、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周家院子,支持疫后复工复产工作。

  州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姜发林还带领多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及支部全体党员前往来凤、宣恩等地实地开展“保险知识进企业”活动,通过搭建保险行业和企业家的沟通桥梁,加深企业对保险的了解,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力争为我州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服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自律树形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制定《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公司规范经营人身保险自律公约》《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规范经营机动车辆保险自律公约》《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规范经营非机动车辆保险自律公约》,督促会员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约束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财险方面,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州保险行业协会强化责任意识,运用自律约谈、市场巡查、调研走访、行业座谈等多种形式整治车险市场乱象。成立车险专业委员会,发挥业内专家智库作用和行业带头作用,及时宣导监管政策和行业规范;建立机制,落实每周车险市场例会,及时了解市场经营动态,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交流,依法合规的达成行业共识;通过抓大公司合规经营带动小公司持久发展,推进行业自律全覆盖;抓重要节点,防止车险市场恶性竞争;积极推动公共安全责任险和生产安全责任险在全州覆盖。

  寿险方面,积极协调寿险公司人员有序流动,与省保协联动执行《湖北省保险从业人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加强行业失信、违约人员的管理;强化协调功能,整治寿险市场“非正常退保”,维护寿险稳步发展。针对寿险市场出现的“恶意投诉”全额退保问题,该协会及时开展调配研究,通过纸媒《恩施晚报》和“恩施在线”网站等媒体向公众发出风险提示。并多次组织寿险公司负责人前往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现场办公,多次邀请监管组和金融办参加相关座谈会,对于收集到的“非正常退保”线索,由该协会牵头向公安部门报案,确保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高效联动促发展

  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充分发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作用,促进保险纠纷依法、公正、高效解决,与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恩施州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成立恩施州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两个文件。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荐选聘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解调员的通知》《关于印发恩施州保险诉调对接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聘请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员的通知》和《关于聘请保险纠纷调解员建立专家库的函》等“三个文件一个函”,并建立起调解员“人才库”,按照“调解优先、各方自愿、依法公正、快捷高效、调判结合、积极推进”的原则,继续推进涉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2016年以来,调解中心受理案件184件,成功调解132件,涉及金额达250.29万元。

  全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警保联动”工作在恩施州全面开展,州保险行业协会与公安交管部门合作在全州启动了道路交通“警保联动”快处快赔工作,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城市拥堵问题。

  按照“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务实高效”的原则,与公安经侦部门建立了打击保险业犯罪的合作机制,为营造良好的保险法治环境打下了基础。该协会与州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制发《反保险欺诈告知书》《告保险(人伤事故)客户书》,通过保险理赔环节,提示消费者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将打击欺诈预防工作前移。

  近年来,州保险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公司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7·8”保险公众宣传日、“10·17”扶贫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消防安全宣传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金融知识宣传月,金融知识进万家”“车险投保人缴费实名制宣传”等一系列现场宣传活动;邀请州委党校教授和州市场监管局、州人行、州银保监分局监管人员,开展法律法规讲解培训21场次,参训人员1799人次;联合恩施日报社开展“恩施州保险业年度十大影响力赔案评选活动”;联合“恩施在线”平台组织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保险扶贫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参与州中心血站拍摄《我以我血筑爱心》专题宣教片,并作为德育教育基地宣教资料展播。

  回报社会爱无疆

  2020年10月30日,华泰保险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咸丰县杨洞中小学捐建的“博爱校医室”正式揭牌。该保险公司员工还为杨洞中小学学生自发筹款捐赠了彩笔、电子琴、球类等爱心物资。

  由华泰保险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20年“小小铅笔”爱心公益计划是恩施保险系统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

  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坚持把政府推动、政策支持、部门协作的各项保险作为重点,结合行业优势,开发特色创新产品,在恩施经济社会发展中交上了一份合格的保险答卷。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各保险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客户线上操作,并通过减免事故证明材料、实行电子化收单、开辟绿色理赔通道,确保出险客户得到及时、便捷的理赔服务。全州13家保险公司通过捐赠专属保险产品的方式,累计为171318名一线抗疫人员承担风险保额达到815.92亿元。根据湖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印发<湖北省疫情期间车险保期延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全州378100台机动车延长保期1个月。

  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保险企业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人群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直接参与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阵营中。大病保险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自负费用起付线由12000元降低至5000元。部分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农村小额贷款人身保险和“扶贫保”“惠民保”“防贫保”等保险产品,为我州农村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开展农产品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州保险行业协会协调完成省保险行业协会、省保险中介协会、省保险学会对巴东县官渡口镇园淌子村的“对口帮扶”资助13万元;该协会自身协助部分会员公司到园淌子村开展助学、助老等活动,捐款捐物折合金额5万多元。

  协会秘书处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在园淌子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发动会员公司国寿财险、太保财险筹资8万元用于扶贫点的道路硬化和滑坡路段墙体的修建;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推动扶贫点产业发展,销售巴东官渡口园淌子村脆皮李、巨峰葡萄1000余件。

  2020年,恩施地区发生持续性集中强降水,全州六县两市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恩施保险行业快速反应,积极开展防损减灾工作。财险公司累计支付赔款17160.4万元;寿险公司接到意外伤害保险报案4件,累计支付赔款104.64万元。

  恩施州保险行业协会弘扬大爱无疆的精神,从2012年至今保险行业连续9年组织保险从业人员无偿献血,累计2461人次参加献血,献血量达到749410毫升,成为全州组织集体献血参与面最广、坚持最好的行业,并受到省、州政府部门的表彰。(作者:李维君)



  转自:恩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