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对标特斯拉!全面出击智能芯片车 这家车企巨头要搞“中国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2-23





  2月2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乘用车”)宣布,与智能芯片独角兽企业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汽车、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探索汽车智能化前沿技术,研发具有上汽集团品牌特色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品。

  对标特斯拉FSD

  据了解,地平线将基于上汽乘用车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基于征程2、征程3和征程5全系列芯片的汽车智能芯片的完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集成地平线征程系列汽车智能芯片、视觉感知算法、数据闭环等领域的技术能力,以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为重点,通过场景赋能,助力上汽乘用车打造可持续进化的智能汽车。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地平线方面了解到,在上汽IMATE智能伙伴的量产合作中,地平线会基于征程2芯片赋能上汽乘用车打造多模座舱人机交互系统的产品,为整车带来更多人机交互的差异性场景,例如自动驾驶所需的手势交互、唇语识别、情绪识别和驾驶员状态监测等感知功能,以及未来数据闭环所带来的持续创新和迭代。

  上汽乘用车前视ADAS量产方案拟搭载地平线征程2芯片,实现高效的数据闭环,加速新功能开发,打破国际供应商的功能局限。未来,双方拟以智能域控制器和自动驾驶系统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合作,围绕地平线未来的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双方将成立联合团队,共同打造面向量产可落地的对标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认为,上汽在智能网联化领域持续与核心零部件的头部企业探索建立合作生态。在汽车智能化转型不可或缺的芯片领域,地平线是为数不多的经过前装量产验证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并且具有强大的视觉感知算法和数据闭环技术能力。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融合各自的研发理念和技术优势,构建汽车AI时代全新的合作模式,共同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赋能。

  国产芯片迎发展契机

  智能网联化的趋势进一步提升了汽车产品的科技含量,汽车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最新成果的最重要承载平台之一,汽车企业对芯片的应用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公开信息显示,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7月,由国际知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专家、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和百度自动驾驶创始人余凯创立,是目前国内唯一经过前装量产验证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已经形成了L2-L3级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芯片方案的完整产品布局。

  早在2017年,上汽集团已展开芯片领域的布局。2017年,上汽集团与地平线开始合作,并在2019年参与了地平线的B轮融资,成为地平线第一大机构股东;2020年,上汽集团联合地平线组建了“上汽集团与地平线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就智能网联技术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同年,上汽集团成立了零束软件分公司,聚焦云服务平台、算力芯片、边缘人工智能应用等,打造数据驱动的差异化智驾体验和创新业务模式。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上汽方面战略投资地平线,将在智能化领域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地平线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算法相结合,以共建智能网联生态及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形成强强联合的矩阵,加速推进上汽在芯片产业的布局。

  无独有偶。2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消息称,公司完成了对地平线的战略投资。长城汽车将通过战略合作及自主研发等方式,快速发展芯片产业。同时,比亚迪、长江汽车电子、东风资产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也参与了地平线最新一期的融资。

  近日,地平线CEO余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汽车掀起了一轮算力的军备竞赛。燃油车时代,发动机把石油能源转化成物理动力;如今新的能源就是大数据,数据通过计算转化成对车的决策跟控制,以及对道路、对世界环境的建模。汽车智能芯片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

  余凯判断,未来三年是汽车智能芯片领域最关键的时间窗口。如果中国品牌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不能够拿到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前两名,将面临出局。另外,新一代的汽车芯片领导者必须是世界级的AI算法公司,软件跟硬件的双轮驱动才是真正的AI芯片生存之道。

  近期,汽车芯片主要生产国日本和美国分别遭遇地震、寒潮冲击,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缺货加剧。IHSMarkit数据显示,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度。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疫情的冲击,产能与需求不匹配也是造成芯片缺货的重要原因。“缺货风波”使得汽车客户对国产供应链需求意愿增强,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加快发展迎来契机,进口替代正在提速。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