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需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3-07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伍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提案》、《关于通过税收改革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提案》、《关于推动制造业实施大规模绿色低碳化改造的提案》等四项提案建议。

1646620523471871.jpeg

2002年加入北汽、2006年起执掌北汽的徐和谊,在2020年7月卸任了在北汽的相关职务,但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徐和谊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继续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及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徐和谊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提交的《关于通过税收改革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提案》中提到,目前,我国汽车需求有很大的潜力,消费有很大的空间,建议对汽车消费税、汽车购置附加税适当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此调动起地方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积极性,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在徐和谊执掌北汽期间,北汽是国内最早提出“智能+电动”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传统车企之一。北汽是中国最早一批拥抱电动化的车企之一,于2011年率先独立成立了北汽新能源,北汽也是国内最早积极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的车企之一,与华为深度牵手,也与百度深入合作。

从台前退到幕后,徐和谊仍然非常重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挑战和机会,保持深刻观察。

3月4日,徐和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有望继续实现正增长,贡献将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今年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原材料的涨价(主要是电池的原材料)。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价格失控,会扰乱整个市场,扰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这要引起高度重视,企业要重视,政府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徐和谊说。

他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的一段路走得非常好,不要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无序增长,破坏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环境。

除了电动化,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主流方向是智能化。在徐和谊看来,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在智能化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必须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今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造车新势力的推动,也受益于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融入汽车产业。

“我希望有更多的带有智能技术、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高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强大资本实力的企业和团队,尽快融入到汽车行业当中。只有这样,中国汽车智能化之路,才能走得成功、走得更快。”徐和谊说。

原材料价格上涨需要高度重视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去年,中国汽车市场恢复了正增长,2022年还会延续正增长态势吗?

徐和谊:去年实现正增长,和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关。我判断今年仍然会正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乘用车增长的幅度可观,遗憾的是接下来商用车可能还会有一定跌幅。乘用车实现正增长,其中传统车的贡献不大,贡献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我估计新能源汽车肯定要突破500万辆,也许能够达到近600万辆,市场占比非常可观。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这些年轻的消费者更喜欢并乐于接受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中国民族品牌的车。

《21世纪》: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徐和谊:芯片短缺的挑战还会继续,但它不是新问题。今年新能源车企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原材料的涨价(主要是电池的原材料)。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价格失控,会扰乱整个市场,扰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企业要重视,政府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当然,“市场那只手”是最终决定因素,但是在这种特殊时期,我觉得“政府这只手”该出也得要出。最近,新能源车普遍出现了涨价的态势,这才刚刚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的一段路走得非常好,不要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无序增长,破坏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环境。这是今年最大的挑战。

《21世纪》:你觉得原材料涨价对产业的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

徐和谊:现在苗头已经起来,如果大家不重视,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一旦价格涨上去,就很难降下来,或者只是下降一点点。电池制造企业现在的压力非常大,价格混乱之后,体系就会遭到破坏,而现在资源又很紧俏。我希望政府能够快点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协调这件事情。

《21世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你对此有没有一些想法和建议?

徐和谊:这需要各方努力,我希望政府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要合理地引导价格。

《21世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几年呈现出“高”、“低”两个细分市场快速增长的特点。三四五线城市、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对小型电动车的需求很大,如何看待这一细分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徐和谊: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电动车市场很大,现在也才刚刚开始,后头还会有大的增长。目前出现的困难,是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对经济型纯电动车带来的影响更大。经济型电动车的价格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非常强烈,一两千元的价格变化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这是目前的情况,我相信难关能够过去。

《21世纪》:去年汽车出口表现特别好,今年大家也是信心满满,但是近期一些国际局势的动荡,会对汽车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徐和谊:我国汽车出口的态势非常喜人,其中更为可观的是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在全球的竞争优势逐步显现,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造车,都做了很大的贡献。

今年地缘政治的问题短期内会有影响,但不会对全年出口构成很大影响。我认为,今年汽车出口仍然会延续去年的态势,会有较大的增幅。

“新能源汽车向‘上’看,更要向‘专’看”

《21世纪》:近两年,国内出现了一批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这个细分市场现在是否过于拥挤?

徐和谊:最近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高端品牌的推出有点“一窝蜂”似的上来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这也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向上走的步伐在加快。

但是,中国市场很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很大,还有很多空白。现在大家都往高端看,但是我觉得更需要往“专”看。

“专”指的是更特定的细分市场,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中国电动车产业巨大的优势就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往细分上走,可能路会更宽广。

《21世纪》:去年,国内又出现了一批新的造车玩家,也有一些新的模式出现,例如滑板底盘。对此,您怎么看?徐和谊:下一步,在技术领域,滑板底盘将是一个大转折。一旦滑板底盘技术成熟地推出来,将对电动车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滑板底盘和换电技术结合起来,对于成本、充换电、电动车新产品推出的周期,都会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21世纪》:更多的新势力造车还在积极的涌入,造车的门槛会不会越来越低?

徐和谊:我觉得门槛不会低,但是门槛会越来越专,技术的门槛会越来越专业。

《21世纪》:有观点认为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会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分之一是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造车,三分之一是中国本土的传统车企、三分之一是合资车企,您对这种“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有怎样的判断?

徐和谊:我很早也是这样一种观点。不包括传统燃油车,围绕着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我非常同意“三分天下”的说法。不过,现在从发展态势、技术进步的速度来看,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下,新势力造车进步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点。

中国汽车智能化之路需要多方融合

《21世纪》:当下科技巨头正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您怎么看待小米、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对中国汽车带来的变化和冲击?

徐和谊:假如没有新势力造车、没有跨界企业的融入,我觉得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会大打折扣。新势力造车、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融入,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非常积极向上的创新局面,使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反过来促使传统造车企业“大干快上”,更健康地快速往前走。

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是智能化,我希望有更多带有智能技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强大资本实力的企业和团队,尽快融入到汽车行业当中。

中国汽车要干好智能化,必须走这条路,需要智能化及智能技术、专业的人才队伍、较强的创新能力、再加上雄厚的资本,很好的融入汽车行业。只有这样,中国汽车智能化之路,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成功。

《21世纪》: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您觉得传统车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在行业中的“灵魂”和主导地位?

徐和谊:我们需要跳出单一企业的视角,从行业的角度、大的战略角度宏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以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能力,原有的传统队伍很难达到世界水平。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汽车产业也必须多方合作,路才能走得通,闭关自守不可能走下去。

《21世纪》:如何看待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

徐和谊:我觉得自动驾驶“在乘用车领域要小步稳走,在商车领域要大步快走”。

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的潜力巨大,对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贡献来得非常直接。例如,矿山、码头、大的物流体系等特定的场景,推广高智能化的自动驾驶非常迫切,在这些场景技术也相对更安全、更成熟。

乘用车领域要“小步稳走”,因为目前技术、法规、配套以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等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具备,也没有那么急迫,我认为需要合理科学地稳步推进。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