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国信证券连发九期短融券 此前因虚假交易被诫勉谈话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1-08-10





  8月6日,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021年度第九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40亿元,票面利率为2.36%,起息日期为2021年8月5日,兑付日期为2021年10月29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2021年以来,国信证券已经连续发行九期短期融资券。截至7月9日,该公司已完成前五期短期融资券兑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初,国信证券曾被诫勉谈话,原因是2020年四季度多个交易日内,国信证券参与了多组当日较短时间内卖出后买入、价量相同的闭环交易,进行倒量虚假交易。


  虚假交易


  根据7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2021年第9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决定》,国信证券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在开展做市业务时参与了倒量虚假交易。2020年四季度多个交易日内,国信证券参与了多组当日较短时间内卖出后买入、价量相同的闭环交易。


20210810094017267.png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经2021年第9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对国信证券予以诫勉谈话;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2019年3月22日,国信证券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做市商业务资格,批准机构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2016年3月1日,国信证券获得上证50ETF期权合约品种主做市商资格。2019年,国信证券获得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主做市商资格、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主做市商资格、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主做市商资格。


  根据国信证券2020年报,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取的各单项业务资格情况中,有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其中,做市商业务属于投资与交易业务。


  国信证券投资与交易业务,主要从事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衍生类产品、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做市业务、私募基金管理及另类投资业务等,赚取投资收益及相关收入。2020年度,国信证券投资与交易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39.09亿元,同比下降0.86%。


  投资与交易业务是国信证券的主要业务之一,2020年8月,该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50亿元。


  根据国信证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该公司募集资金中,60亿元拟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0%。


  近年来,券商投资与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券商投资正在向去方向化、增加多元交易转变。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经营数据,自营收入已经连续两年超过经纪业务,成为券商第一大收入来源。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9年6月末,国信证券净资本规模位于行业第11位,自营投资规模位于行业第11位(2018年末自营投资规模位于行业第9位)。


  国信证券称,投资与交易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稳定且重要的来源之一,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的战略定位是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做好风险管理,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投资策略,为公司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贡献。


  资产负债率上升


  国信证券于2021年6月9日收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1976 号文,被准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0亿元(含300亿元)的公司债券。


  根据国信证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募集说明书》,截至2020年年末,国信证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09.24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9.07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6.70%。


  截至2021年3月末,国信证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25.82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5.64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7.64%,相对于2020年有所上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2018年1月30日,国信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成稽查调查通字[18001]号),因保荐业务及财务顾问业务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同年6月21日,国信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8]46号),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于公司保荐业务行为,责令其改正,没收保荐业务收入100 万元,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于国信证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行为,责令其改正,没收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600万元,并处以1800万元罚款。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