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三季度巨亏近300亿 将裁员9000人!瑞士信贷盘前大跌10% 此前被传濒临破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0-28





  据央视新闻援引路透社、法新社27日报道,瑞士信贷公布其第三季度净亏损40.3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

  瑞士信贷银行当日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扭转出现巨额亏损后陷入困境的局面,包括对其投资银行进行“彻底的重组”,通过发行新股筹集价值40亿瑞士法郎的资本,以及到2025年底将裁员9000人等。

  市场方面,瑞士信贷美股盘前跌10%。

  此前,据央视财经报道,瑞士信贷公司6月8日表示,集团过去两个季度一直没有盈利,旗下的投资银行业务4月和5月表现低迷,也可能出现季度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瑞信近年受一系列丑闻困扰,包括阿古斯资本管理公司爆仓事件、格林希尔资本破产事件等,公司名声受损、拖累业绩。据统计,瑞士信贷股价在今年已经累计下跌约60%。

  据了解,瑞士信贷成立于1856年,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的银行。

  银行巨头瑞士信贷陷破产风波

  另据央视新闻10月4日报道,日前,有关金融机构瑞士信贷财务状况恶化、濒临破产的消息不断发酵,导致瑞士信贷股价在当地时间3日一度跌超10%。

  据中国证券报10月3日报道,澳洲广播公司(ABC)旗下商业记者David Taylor根据可靠消息报道称,一间大型投资银行濒临破产。部分海外自媒体猜测,其中一个可能是瑞士信贷。

  对此,瑞信负责人回应称,对该消息拒绝置评。

  据《金融时报》的报道,瑞信高管向大客户、交易对手,以及投资者重申,银行拥有强大的流动性和资本,以此回应外界对其财务实力的担忧。报道称,瑞士信贷将于10月27日在公布第三季度业绩的同时,提交一份解决投资者担忧的业务改革计划。

  9月30日,标准普尔公司数据显示,瑞士信贷的五年期信用违约掉期指数在当天直线飙升至超过250个基点的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火索——雷曼兄弟倒闭时的程度。

  信用违约掉期指数越高,说明企业违约概率越大。

  瑞士信贷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据了解,2021年,瑞士信贷遭受了ArchegosCapital爆仓和GreensillCapital倒闭的“双重暴击”,令该公司蒙受了几十亿美元的损失,迫使其投行主管和首席风险官离职。此外瑞信在涉嫌帮毒贩洗钱的诉讼风波中被判处有罪,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银行。

  今年6月,瑞士联邦刑事法院裁定,瑞士信贷集团和其一名前雇员在帮助保加利亚犯罪团伙洗清与可卡因贩运有关的资金方面有罪。

  该法院裁定,瑞士信贷没有采取足够措施避免该犯罪团伙成员洗钱, 检察官称该犯罪团伙向欧洲运送了数吨可卡因,并通过瑞士信贷洗钱数百万美元。该法院对瑞士信贷处以约210万美元的罚款,并命令瑞士信贷向瑞士政府支付约2000万美元。

  去年,韩国人比尔·黄(Bill Hwang)管理的对冲基金Archegos对几只股票的高杠杆押注崩盘,震惊了华尔街并引发监管机构的调查。 基金经理Bill Hwang单日亏损超百亿美元、被称为“史上最大单日亏损”。 瑞信仅因Archegos一案就遭受了55亿美元的损失,更不用说对其声誉和商誉造成的广泛损害了。 瑞信高层甚至是在Arch egos被强制平仓前的几天,才了解到瑞信对该基金的敞口。

  此外,2021年3月初爆发的英国Greensill Capital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也令瑞信压力倍增。

  Greensill成立于2011年,专门从事供应链融资,这是一种短期现金垫款的融资形式,可以让企业延长支付账款的时间。Greensill将这些现金垫款包装成债券类证券,给投资者带来比从银行存款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瑞信的基金是Greensill这些证券的主要买家。

  2021年,瑞信将掌管的1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用于Greensill的供应链融资贷款项目。然而,Greensill的破产给了瑞信沉重一击,100亿美元的投资仅追回了70亿美元。

  瑞信此前表示,截至2021年底,已向Greensill提交了5份保险索赔,对应的瑞士信贷资产管理风险敞口约为12亿美元。

  资料显示,瑞士信贷集团成立于1856年,总部设在瑞士苏伊士,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的银行。2022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94位。

  瑞士信贷是一家经营个人、公司金融服务、银行产品及退休金、保险服务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分公司,公司总投资为两百四十五亿美元,管理财产为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三亿瑞士法郎。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