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街蝶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董志豪    时间:2021-12-23





  近日,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名单,全省8个地市获此殊荣,潮州牌坊街成功上榜,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入选的商圈。


  古城新业态,文旅大篇章。

  用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潮州古城全域旅游导览”,从十相留声到四进士坊,23座牌坊的故事依次呈现;潮州木雕、陶瓷、潮绣、工夫茶等潮州非遗项目尽收眼底;载阳茶馆、百货大楼、康惠芳大师工作室等好去处一一呈现在眼前……

  古城之内、牌坊街上,历史、人文与美食在这里交汇升华,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橱窗,展示出潮州这座千年古城街区的生动蝶变。

  纪念街

  曾用于表彰“嘉德懿行”

  四进士坊、文宗方伯坊、状元坊、理学儒宗坊……信步牌坊街,一座座牌坊,犹如千门次第开,将潮州名人典故悉数呈现在今人面前。这些牌坊多是四柱三门,外柱斜创,正楼上方,墨绿色牌坊名一目了然。还不乏一些牌坊,于中间刻上了赐封时的圣旨内容。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之一。在巷口设门,便称为“坊”。作为潮州府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轴线,潮州牌坊街有23座牌坊,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宋元时期潮州府志《三阳志》记载,“自太平桥直抵三阳门,桥之四维,旧有四塔,外疏两渠,中为官街。”太平桥南北朝向,北面直通当时的潮州府衙,南面则是作为古城中轴线的官街。官街,即现在的太平路,也可称牌坊街。

  当然修建牌坊,并非潮州独有,约从明清开始,牌坊逐渐成了作为纪念性建筑而存在。古时,朝廷倡导封建礼教,不论是空间上还是作为传播媒介,牌坊作为一种礼制与儒家思想象征的意义始终难以抹去。彼时的牌坊易于长久保存但不易于远距离运输,有利于规范的传承和王朝的持久稳定。同时,通过划分空间、强调空间序列,民居不得高于牌坊,营造出庄严恢弘的氛围。

  《潮州牌坊纪略》中,潮州文史掌故专家黄梅岑记载:“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事实上汉朝和宋朝时,牌坊的功能多以祭天为主,后则演化成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若有品德、功名突出者,乡间便集资修牌坊,并将“嘉德懿行”贴于其上。

  潮州文史专家陈贤武表示,昔日的潮州府共有古牌坊570座,至多3.3公里的府城范围内便有103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内建有牌坊29座。而昔日长仅1.6公里的太平路上,有过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其中,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柱史坊”是为御史许洪宥修建,可谓最早的一座;最后一座的“圣朝使相坊”,则是清朝乾隆年间为直隶总督郑大进修建。

  历史上,潮州牌坊街内的牌坊几经坎坷,曾于烟尘斗乱中轰然倒塌,也曾因历史改革零零散散。现今称呼的牌坊街是近年才盛行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平路被称为大街,而在近代的半个世纪里,大街上是没有牌坊的。

  2004年,潮州市委、市政府总投资约1.4亿元,广泛征集古牌坊影像与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大力收集并结合遗存构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23座古牌坊进行修复。经过3年时间,全长1948米的潮州牌坊街于2009年10月1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重新修缮后的牌坊图案花纹清晰可见,霓虹灯勾勒与装饰的外形,即便是在夜间也能一览无遗。

  为何修建牌坊?答案不难猜想。“首要目的是提升城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其次是通过增加文化符号提升旅游环境,从而带动旅游业发展。”潮州市文旅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的陈夏阳,是潮州市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潮州古城已多年的他认为,古城保护的实质,并非复刻或者回到哪个时期,而是拼贴各个年代的精品。

  时过境迁,如今在牌坊街,封建规制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纪念与观赏意义。陈夏阳表示,围绕如何让古城街区一直发展的问题,潮州正在不断探索一条优民生、显文化、精产业的路子。“只要古城不要走向衰败,业态都会置换,要让古城呈现出历史的堆叠感,成为活的历史古城。”他说。

  文化街

  潮文化展览有形有魂

  “真的很漂亮。”“这些作品都是立体的吗?”……从广州自驾来到潮州的黄女士,在牌坊街康惠芳大师工作室内连连赞叹。

  走进潮州古城,也是走进了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古城内的诸多街区巷道既有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点,也可寻得入驻的非遗传承工作室,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的潮绣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已经是这个工作室成立的15个年头,当时牌坊街没有今天这样热闹的。”康惠芳回忆道,自己于2005年在牌坊街内创办潮绣工作室,“一直记挂于心的,就是把古老的潮绣传承下去。从艺至今,我已经培训学生徒弟300多名了。”

  为何选择牌坊街呢?康惠芳表示,牌坊街历史悠久,而潮绣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都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因此,康惠芳决心将潮绣与牌坊街紧紧关联在一起,通过往来游客让潮州文化瑰宝走出去,“不管多难,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下来。”

  如今,牌坊街的声名已享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康惠芳15年前的目标已经达成。“新冠疫情前,一到节假日工作室里就挤满了游客,我们必须得实施分流参观。”她说。

  康惠芳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完成一幅‘一桥一楼一街’的作品。”一桥即广济桥,一楼是广济楼,一街便是牌坊街,图稿于近日已经设计出。康惠芳准备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件作品,为潮州文化献礼。

  不只非遗文化,在古城内还可拾得其他文化精品。

  隐于牌坊街分司巷中的潮州青年文创中心,时光长廊里陈列记录着潮州近十几年发展的精彩瞬间。站在时光长廊,无论是本地居民群众还是来访的游客,即可阅尽百年古城的沧海桑田与斗转星移,收获拾取古城文化与历史底蕴。

  巧手绣珠、智点花灯、商史回顾、茶艺大师、潮剧欣赏、潮戏留影……10月下旬,行走在牌坊街,一个个小立牌引人注目,这是国潮少儿嘉年华古城寻宝特别设置的寻宝点。活动方以“潮商文化”为引领,引入“银两”货币,打造古城寻宝文创游戏研学活动。活动中,一本通关文牒为一个关卡配对通俗易懂的潮州文化遗产小故事,潮商交易所、潮商老字号文化馆等场景则让参赛者对潮州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仅如此,在牌坊街兴宁巷,潮州市司法局还联合湘桥区太平街道党工委,将潮州古城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极具本地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牌坊街郑厝巷的柏荫精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柯敏直观展示手拉壶的制作过程,让游客了解传统手艺;太平街道组织潮州传统工艺麦秆画妇女体验课、开办潮州剪纸培训班,为学员们讲解知识,传授技艺……

  当前,潮州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吸引人,用文化体验留住人。在古城牌坊街,潮州创建潮州木雕、潮绣、潮州手拉朱泥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基地,打造20多个非遗展示馆,涵盖了潮绣、潮州木雕等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举办“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牌坊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潮州大锣鼓、潮州鲤鱼舞、“潮州麒麟舞等文化巡游活动600多场次;在广济桥、广济楼、许驸马府、已略黄公祠、李厝祠、外江梨园公所等文保单位,同样开发出文化观光、非遗展演、婚纱走秀、茶艺、刺绣表演以及展览展示等功能,让独特的潮文化有形有魂。

  旅游街

  打造综合文旅目的地

  潮州古城不仅文化底蕴浓得化不开,旅游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当前,潮州一方面以打造“古”的典雅为目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古城文旅开发,有计划地把古城区破旧的现代建筑改造成潮派建筑。另一方面,以“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为统领,将韩文公祠、广济桥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潮州古城文化核心区、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西湖公园等节点进行捆绑,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断推动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综合型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从牌坊街左转进载阳茶馆,还未进门,悠扬的歌声便从茶馆里传出。载阳茶馆是古城内少数可消费潮剧表演的场所。如康惠芳一般,经营者廖奕铭同样是潮州古城旅游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之一。“起初,有人认为清代风格客栈只有中老年人会喜欢,但多年经营下来,发现年轻人才是消费的主力群体。”廖奕铭介绍,自己从客栈做起,之后涉及茶馆、私房菜行业,如今已组建一批自己的演出团队。

  为做强做大古城的街区旅游,今年潮州市与万科签订下东平名人故居文化综合体有熊酒店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古城房产资源整合利用新的示范标杆;华侨城文旅小镇与“文旅投”签约,接管潮州古城综合运营服务项目;打造“许驸马府后花园”,服务李厝祠和许驸马府片区,提高群众对古城旅游的满意度……

  依托历史文化底蕴,一批民间博物馆、艺术馆等先后进驻古城,新业态不断丰富。如今,古城的街头巷尾,坐落着民宿客栈137家、创意园2家、30家茶馆茶舍以及35家非遗特色展馆等,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丰富文旅体验。

  此外,古城的夜间游同样颇受游客青睐。今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全国120个项目中就有潮州古城。为使潮州古城更具吸引力,当前古城北部的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项目已全面启动。

  据了解,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2亿元,将以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为基础,聚焦年轻客群生活、文化、社交等需要,将文化内涵、历史遗迹和商务、旅游、生活有机结合,上线一批精品书店、精致影院、非遗文创、益智游乐项目,打造既有清雅书卷气又有人间烟火气的文商旅综合体。不久的将来,承担起住宿、美食、购物等多功能的百花台或将改变潮州古城开发利用南热北冷的局面,为古城旅游发展带来新的面貌。

  “把经过各种调料腌制过的响螺放在木炭炉上,一面浇汤,一面用慢火烧至螺厣脱离,这样便于保留螺的原汁原味……”今年5月,在潮州古城举行的“美食如潮”旅游嘉年华活动中,各地名厨汇聚牌坊街的潮人美食城同台炫技,12名潮州市厨师则每人现场各制作1道菜品。

  在潮州旅游业发展中,特色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为全方位推广潮州特色美食,潮州在古城内新建美食一条街、夜市美食区、美食文化展示中心等,并通过举办“寻找美食小视频”“30道潮州旅游名菜”评选活动等,着力打造潮州美食聚合平台,助力古城商旅融合。

  积极打造“文旅投”平台,深化与文旅企业合作,把全市1345处文物点串珠成链;建设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饶宗颐故居片区,整合利用古城房产资源;今年元旦开业的潮人美食城成为潮州首个古城保育活化建设-运营-移交(BOT)项目……近年来,以古城旅游为龙头,潮州文旅、商旅融合不断加速,让城市展现出新面貌、新活力。

  ■一线治理

  寻回流散的牌坊构件

  “牌坊街是世世代代潮州人的情感寄托,更是潮州文化的根脉。”基层文保工作者肖湘源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牌坊街进行修缮工作,对于这一座座牌坊的故事与来历,肖湘源如数家珍,谈起复建牌坊时寻得的每一块构件也依旧欣喜不已。

  原来,修复潮州牌坊街的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少,其中较为严峻的是如何寻回流散的牌坊构件。彼时,文保人员手上仅有的资料是20余张历史照片,它们早已因岁月染上斑驳。肖湘源回忆,为了寻找一块构件,自己甚至和同事挨家挨户地询问比照,“有一回,意外在一个荒废的鱼池里找到了一块牌坊次间匾额构件,大家高兴坏了。”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潮州共寻回构件100余块,使每座牌坊至少有一块原构件。

  文保工作者肖湘源仅是潮州修复牌坊街、进行古城“微更新”活化工程中默默奉献的其中一名。近年来,潮州不断提升古城区周边建筑风貌。在市区环城南路与牌坊街交界路口处,新修建的南门标志物矗立其间,突出古城南门入口标识;在牌坊街家伙巷,施工人员也曾忙着对破损的墙面进行刷补;潮州古城里的海阳县儒学宫、真武宫、下东平路305号名人故居等百家修百厝工程,也在“留住历史遗存”的修缮理念中陆续完工,再展风采……

  自6月底开始,湘桥区太平街道街巷改造项目拟改造街巷58条,总长4600米,总面积约11250平方米,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工。

  古城不老,活力长存。无论是街道牌坊,还是古城文物建筑,修复好、保护好仅是第一步,能“说话”、活起来才是古城蝶变的关键一步。重建重修的海阳县儒学宫里,潮人家训馆在大成门、大成殿讲述潮人家风家规;修建竣工的唐伯元故居,内设廉政教育基地和居民议事厅,成为用于展示潮州历代先贤事迹的文化公益场所;今年7月修缮竣工的李厝祠中,正在布置红色金融和革命文物展,将与许驸马府、黄尚书府后座连片打造AAA景区……

  当然,推动古城蝶变,使其富有烟火气,“微更新”活化利用仅是潮州众多举措中的一项,为古城街区加分助力的,还有古城内贴心细致的基层服务。

  “您往左边走,在下一个交叉路口右转再直行就能看到了。”人来人往的牌坊街商圈,位于东门街的牌坊街商圈党群服务站,无论是旅游问询、饮用水,还是wi-Fi、充电小难题,甚至口罩、紧急医护帮助,牌坊街商圈党群服务站都有求必应。

  作为潮州核心旅游景区,潮州古城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如何开展基层党群服务,将党群服务体系向旅游商圈延伸?

  从开发牌坊街商圈党建小程序到采集游客群众评价,从推动商户文明规范经营到带动创造健康经营环境……通过工作机制创新,潮州建立牌坊街商圈“大党委”,以“直联”“双报到”、创文创卫包联等工作机制,利用商圈“大党委”平台和市直共建成员单位及区直、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力量,将党建作为引领,为牌坊街基层治理与发展添加强劲党建引领力和治理新活力。

  今年2月,建设银行、太平街道“牌坊街志愿联盟服务站”在牌坊街揭牌成立;扎根古城的古城消防巡更队于每日夜间9时至12时,通过敲门提醒、喇叭警示等方式,深入古城牌坊街52条街巷全覆盖巡查;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借助牌坊街商圈“大党委”的平台,联合分司社区党支部、义兴社区党总支部,在牌坊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咨询服务活动,免费为牌坊街商铺和社区居民开展体质检测和咨询……

  通过党建联盟结对共建的新模式,古城辖区串联起“N”方力量,盘活社区各项资源,组建多支志愿队伍,不仅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还组织进行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文化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共抓、精神文明共倡、文化活动共享的基层工作治理新格局。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