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肉投放未雨绸缪 旺季猪价难再“飞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1





  生猪需求旺季预期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端保供稳价消息就已提前登场,可谓未雨绸缪。国家发改委8月29日消息称,将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起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


  虽然今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曾发布研究投放猪肉储备的消息,但此番确定实施分批放储尚属年内首次。


  目前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在22元/公斤上下,自繁自养条件下每出栏一头肥猪利润大概在300元~500元,处于正常盈利范围。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98.1万头,环比增0.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也处于正常区间。


  为何国家发改委会在这一时点开展放储?


  今年4月至7月上旬,国内生猪价格底部回涨势头明显,甚至出现在短短两周间涨幅突破30%的异常现象。其中,除猪周期回暖因素影响外,市场也不乏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短期内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


  虽然进入7月后,一系列生猪市场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推进,使得猪价疯涨势头一度暂歇,但9月临近,伴随近日全国多地高温回落,学生暑期结束回校复课,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临近,生猪市场也迎来了传统需求旺季,养殖端看涨情绪再度蔓延。


  期货市场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301价格在8月12日至29日间收获了最大超过11%的涨幅。现货市场上,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近期也出现小幅上涨,一周间从21.5元/公斤反弹至22.3元/公斤左右。


  应该说,一定的收储、放储量虽不至撼动整体市场供需格局,但多年来,对保障猪肉市场供应、稳定生猪价格仍起到了显著作用。今年6月中旬及下旬,第十二批、十三批国储冷冻肉收储陆续启动,促使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快速回升后,政策端又频频发力,从前期收储向放储转变,有效遏制了猪价疯涨势头。国家发改委29日早间放储消息发出后,即对生猪期、现货市场形成震动。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301价格早间一度高开至23970元/吨,刷新年内高点,但随后出现大幅减仓跳水现象,各地现货猪价也再度出现压价回调信息。


  肉贵伤民,猪贱伤农。周期波动幅度过大,并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我国大力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主因。


  虽已历经较长的周期磨底,但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总体仍处正常水平,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叠加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市场调控力度,我国生猪价格有望维持平稳运行,难再“飞天”。


  转自:证券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养猪业持续亏损 生猪期货如何“兜底”

    养猪业持续亏损 生猪期货如何“兜底”

     从今年5月起,养猪业已经连续亏损14周。进入9月,作为生猪产业链的避险工具———生猪期货的首个挂牌合约进入交割月。不少养猪人有意通过生猪期货“保价兜底”,但至今并未“出手”。
    2021-09-14
  • 生猪行业由亏转盈 新一轮周期来了?猪价还有多少上涨动力?

    生猪行业由亏转盈 新一轮周期来了?猪价还有多少上涨动力?

    在经历2021年的“跌落神坛”后,生猪价格今年上半年企稳并大幅反弹,特别是4月中旬以来的持续反弹,令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也走出“至暗时刻”,开始逐渐扭亏为盈。
    2022-07-05
  • 后市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

    后市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

    在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猪肉消费不旺的情况下,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表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后市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2022-07-10
  • “三稳”让生猪供给底气足

    “三稳”让生猪供给底气足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猪产业经受住了市场波动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考验,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保持在4100万头调控线以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
    2022-12-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