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的“共享们”,可还记得初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4





  共享经济于社会大众本是好事,却在一次次产品泛滥后,日渐跑偏了轨道。
 
  继共享单车走红后,各种共享经济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8月22日,有媒体报道“共享空调”现身广州,采用“押金+按时收费”的模式,每台空调押金3000元,按照每小时1元价格收费,电费自理。对此,网友似乎并不买账,并称“广州一年8个月要用空调,就算每个月只有20天,每天8小时,每小时1元,租金1200元,1年半的租金就能飞翔一台小一匹的挂机。”
 
  事实上,“共享空调”在火爆的共享产品大潮中,还算“正常”。在一波波概念助推下,“共享经济”走到今天似乎有些不对味了。
 
  暂且不论种种奇葩模式,即便是相对成熟的共享单车,似乎也有些跑离了轨道。8月22日,一组新闻照片颇为引人注目:上海静安区某违停非机动车堆放现场,上万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被摆放得密密麻麻,野生植物随意生长,并被舆论冠以“共享单车坟场”之名。
 
  这样的坟场在全国其实并不少见。红黄蓝单车把铺车数量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不断融资,买车投放。诸多地区满目共享单车,甚至堵塞了人行通道。单车过剩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而非“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除了资源浪费,共享单车也出现了其他问题,这对于众多打着“共享”名头的产品不无警示意义。
 
  首先,金融风险。共享单车行业中,领先的几家企业一轮融资都达到数亿美元,每辆单车使用者要交付大致299元人民币押金,这就形成了资金池。资金的管理与处置不当会造成很大风险。
 
  其次,模糊的盈利模式成为了公司不得不跳的“坑”。从3Vbike到悟空单车,目之所及已有几家共享单车企业破产。这就形成了“融到资金活下去,融不到资金就得死”的尴尬局面。然而,这恰恰会对创业者产生误导,并让他们误以为低门槛行业,只要有资本推动就能获得成功。不仅如此,靠融资扩张导致泡沫越堆积越多越大,加之激烈竞争,如何收场成为了投资者的难题。
 
  然而,这却并非共享经济的初衷。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分享经济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分享经济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快驱动资产权属、组织形态、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将有效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才是国家推动共享经济的目的。
 
  共享经济于社会大众本是好事,却在一次次产品泛滥后,日渐跑偏了轨道。正如有媒体对这一现象的评论——“背后是资金的过剩和创意的缺乏。”不知何时,我们已将路标当成了结果,当共享失去了对主体需求的探知,一切将不免成为风口上的泡沫。至于如何做好共享经济,《通知》已经很明晰了。分享经济的经是好经,不正经的还是念经的和尚们。(云牛科技副总裁 贺江兵)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共享单车重视知识产权方能行稳致远

    便捷、经济、环保,贴上了众多时尚标签的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便有效化解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共享单车的竞争大战已悄然进入白热化,知识产权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7-03-29
  • 共享单车:让传统制造业骑上快车道

    2016年,共享单车迎来发展热潮,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健康又环保的“时租自行车”出行,“共享经济”也连续出现在2015年和2016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7-04-10
  • 共享单车,做好品牌方能愈行愈远

    这个春天,城市道路上单车的颜色竟比春花还靓丽几分。有新闻报道称,在大量金融资本进入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共享单车市场上几乎“一星期就能出现一个新品牌”,势头堪比2012年团购市场上的“百团大战”。
    2017-04-13
  • 没一家公司实现盈利 共享单车不能仅“走量”

    没一家公司实现盈利 共享单车不能仅“走量”

    如果某种互联网新业态一味追求数量,或许在短时期能够得以迅速发展,但是长期来看未免显得后劲不足,甚至会影响其他相关方利益,无法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阻碍自身成长。
    2017-08-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