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公共品牌保护”呼唤机制保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10





  据报道,阳澄湖大闸蟹在网上销售得十分火爆,但是一些不良网店用外地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赚取更高的利润,各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媒体曝光后,苏州多地迅速行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少网民表示,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被冒用滥用背后,是少数人为了眼前利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品牌保护的困境。


  事实上,阳澄湖大闸蟹的遭遇也是公共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鉴于农产品公共品牌保护现状相对滞后,但凡小有名气的公共品牌都会出现产区内搭便车、蹭品牌等情况。五常大米、赣南脐橙、西湖龙井等人们所熟知的区域公共品牌,几乎无一例外遭遇到了类似厄运。


  究其原因,一方面农产品兼具地域性和同质性特点,使产区内搭便车"借光"变得容易,如大闸蟹的养殖仅在江苏就有很多个地方,仅仅看"长相",不是业内人士很难分辨;另一方面,公共品牌附加值高,又不为个人或某个企业所独有,一些售假者借机牟利,品牌损失则由集体共同承担,以至于出面维权者寥寥无几,从而让造假者轻而易举地从中攫取不正当利益。


  保护公共品牌要靠行业自律,更需机制保障。既然防伪升级、教育警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防范公共品牌被滥用还得在更深层次上找对策、想办法。一方面,在品牌运营方面借鉴成功案例,实行区域内的公共品牌产品由相应的组织统一销售,将所有企业、生产者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进行品牌的统一维护,做到只有一个出口,符合产品标准的主体方可使用区域品牌,同时支付相应的费用用于品牌维护;另一方面,推行公共品牌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和使用权分离制度,由品牌运营单位向区域内的企业、生产者授权,完善公共品牌农产品全环节监控、市场反馈及追责体系,斩断涉及农工商等多领域的造假链条。


  保护农产品公共品牌,只有让市场机制更有效、处罚措施更有力、着眼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打造真正的金字招牌。一方面,要强化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和保护,重点扶持地理标志产品龙头企业率先建立物联网系统,建立和完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质量追溯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内外兼修,构建公共品牌保护机制。对外组织联合打假,各企业主动参与;对内则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行业自律,建立企业、农户联结起来自我保护的机制。归根结底,个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通过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让市场营销手段更为有效。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重视农产品品牌打假,特别要在产品上市期间加强举报、曝光和惩戒力度,对造假者的处罚措施也要更加有力,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吴学安)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农产品供给需要不断提升质量水平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饱而开始追求“吃好”。消费者希望吃到安全、绿色、营养、味道纯正的高质量农产品,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安全性要求也相应提高。
    2017-04-19
  • 中国农产品市场最开放亦喜亦忧

    从2004年起,中国农产品贸易由长期顺差转变为持续性逆差,2015年逆差额达到462亿美元,比2004年扩大了8 8倍,年均扩大23%;2016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虽同比减少了16 5%,但仍高达385 8亿美元。
    2017-07-26
  • 放开某些农产品的进口并不是“狼来了”

    放开某些农产品的进口并不是“狼来了”

    一定程度上放开某些农产品的进口并不是“狼来了”,这些进口农产品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让国内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2017-08-22
  • 农产品滞销不能光靠电商“解围”

    农产品滞销不能光靠电商“解围”

    应该说,作为时下破解农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产品触“电”不但是一种时髦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因为这样,不少地方似乎把解决农产品价贱滞销的希望寄托在电商身上。
    2018-05-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