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兴安大地结出“脱贫硕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09





  十月的大兴安岭南麓,田地里、草原上、树梢上一片金黄,这是丰收的颜色,也是幸福的模样。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内蒙古兴安盟,接连“拔穷根”“甩穷帽”,频传脱贫攻坚捷报:随着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退出国贫旗县序列,兴安盟6个贫困旗县市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45.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705人,贫困发生率由41%降至0.15%,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出列。


  金灿灿的林海下,红火的产业和幸福的生活成了大兴安岭南麓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记者在兴安盟蹲点调研看到,产业兴旺是兴安盟脱贫攻坚最鲜明的特征。突泉县的肉牛产业、阿尔山市的旅游产业、科右中旗的刺绣产业、扎赉特旗的大米产业……每个旗县近几年都培育出了“拳头”产业,绝大部分贫困户都与这些“拳头”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增收脱贫。


  精准扶贫给兴安盟贫困人口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变化,不仅物质生活变得丰裕,精神世界也更加充实。通过扶“智”又扶“志”,扭转了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铆足干劲增收,信心百倍过好日子,贫困人口发生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多年前,因一场车祸截掉一只腿,乌兰浩特市的蒋鹏成为残疾人,一家人陷入贫困。残疾后的老蒋备受打击,终日躺在床上,动不动就对老婆、孩子发脾气。“除了吃饭睡觉,当时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就觉得天塌了。”


  2015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相关干部上门出谋划策,蒋鹏从“菜单式扶贫”中选择了养猪产业。市里提供4.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为他家买来112头猪仔,还为他家盖起240平方米的大猪圈。在大伙的鼓励和支持下,老蒋装上了假肢,认认真真地养起猪。乌兰浩特市产业发展指导员还三天两头过来,跟踪处理老蒋养猪时遇到的“烦心事”。


  随着养猪技术的进步,加上吃苦能干,老蒋家的猪越养越多,仅2019年就卖出180多头猪,纯收入10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如今,他家的猪圈扩建到500平方米,拥有母猪17头。老蒋算了一笔账:“每头母猪一年下两茬猪仔,每茬10多头,每头能卖1000多元,今年家里能收入30多万元,这简直就是‘金猪’呀!”养猪产业一帆风顺,也让老蒋逐渐确立了“小目标”:“两年内我要冲刺到年出栏500头!”


  脱贫攻坚给兴安盟带来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在人心,人心思齐、人心思进蔚然成风。有力气、有骨气、有志气,兴安盟贫困人口一门心思拼搏发展。


  一大批扶贫产业马不停蹄地抓生产、抓效益,一项项扶贫举措仍在抓落实、抓成效,6个旗县市区全部摘帽的兴安盟没有一丝松劲、懈怠。“我们将咬紧牙关,分秒必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兴安盟扶贫办副主任杨昌波说,“我们深信,脱贫只是兴安盟百姓过好日子的开始,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记者 王靖)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内蒙古兴安盟6年减贫43.2万人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获悉,兴安盟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45 3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2 1万人,6年时间减贫43 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1 8%,6个贫困旗县市已有4个完成摘帽任务
    2019-09-05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
    2017-05-22
  • 小媒鸭 助农发——安徽枞阳媒鸭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如今枞阳每年可销售媒鸭50万只以上、媒鸭咸蛋6000万枚以上,媒鸭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数千户农户年获利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2017-06-0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