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为何着重强调产业集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25





  1月24日上午,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开幕,海南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长冯飞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共分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2021年主要工作三个部分。


  作为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最重要抓手和支点,在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全面深化的关键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海南如何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笔者看来,海南将过去几年的探索、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报告中,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基础上,用两种重要转换,梳理了承上启下的发展衔接、铺垫和转向,用四种重要抓手,夯实海南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首先,报告揭示了海南完成了两大重要的历史性转换。


  第一,海南完成了产业结构历史性的转换。


  这种结构转换,包括海南以几乎最强的力度和坚持,在全国率先摆脱"房地产依赖",并且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成功实现闯关。


  报告用一组数字列出了这种转变的幅度和成效:"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投资、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从最高位回落4%、21.9%、25.1%"。


  从房地产"一业独大",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投资总额的比重由"半壁江山"下降到不足四成,可以说,“十三五”以来,海南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历史重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主动进行房地产调控,基本摆脱了投资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房地产调控成功闯关,固投增速持续回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结构转换,包括新产业、服务业、消费、科创、园区成为海南发展"新引擎",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降低,经济内生动能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末海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0.5:19.1:60.4。翻译过来,就是"十三五"期间,海南省经济增长摆脱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降低,服务业、消费、科技、园区等领域的新增长动能不断培育。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产业在海南产业结构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业、医药产业、会展业和教育产业年均增速均超过了10%,为海南"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十四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支撑。


  第二,海南完成了向更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性转换。


  报告指出,海南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经济社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将载入史册。


  2018年,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重大国家战略正式宣布以来,海南用两年多时间,初步完成更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性使命的基础、轮廓的构建,海南成为了撬动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最重要抓手和支点。


  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明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设计和分步骤分阶段安排,既是"路线图",也是"施工图",更是一份"宣言书",标志着新一轮改革开放,在经历了两年的筹备之后,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这种开放的转换,在全国乃至全球来看,极具象征意味,是一封发向世界的"宣言书":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而正是在这两项重要转换基础上,面向"十四五"新发展周期,面向双循环格局中的新发展形势,面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报告强调要突出抓好11个方面、33项工作。


  笔者看来,报告着重强调了四个重要抓手,而这些抓手,既是对上一阶段探索的总结、全面推广,也是面向新周期、新阶段的新方案、新路径。


  第一,重点园区成海南自贸港主战场。


  对于重点园区的强调,贯穿报告始终。报告强调,"'十四五'建设若干个千亿级产业和一批百亿级园区,重点园区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对经济贡献度超30%",而在2021年主要工作中,也强调要"加快重大功能平台建设""完善'一区多园'工作机制"等。


  "十三五"期间,海南11个重点园区通过创新优化管理体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类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已成为海南自贸港经济活动的主战场和产业链衔接的最前沿,为构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功能平台。


  而在十四五时期,海南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将在"十三五"建设、探索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园区动态调整机制和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把重点园区高标准建设成为自贸港产业重大功能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重点园区建设中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产业集聚。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千亿级、百亿级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成为了海南重点园区发展的方向,而这也与河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多地施行多年的产业集聚区的理念吻合,通过坚持集约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化发展,形成更强的产业发展合力。


  第二个关键词:区中园。海南强调因地制宜,实施"一园多区"或"一区多园"模式,发挥市县主体责任,加强园区与行政区的统筹协调,充分依托市县政府开展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而这种模式也和笔者今年疫情以来呼吁的"区中园"模式呼应:"区中园"模式有利于节约集约,有利于功能集合构建,有利于项目集中布局,有利于集群引进,有利于企业抱团发展,有利于产业配套生产。


  第三个关键词:一园一策。海南通过给重点园区充分授权,建立了与自贸港政策相适应的园区运行机制,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一园一策"差异化扶持措施,让园区"有权能定事、有钱能办事",真正让园区"说了算"。


  第二,制度集成创新是根本着力点。


  报告强调,"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这也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的要求一致。


  "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制度创新,自由贸易港肩负着探索突破扩大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基本的投资、金融、贸易监管制度和便利化体系,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经济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试验载体和空间,成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等。


  而报告中,这种制度集成创新,贯穿在产业、生态、乡村振兴等各领域、层面,指向的是以"制度创新+优惠政策+法治规则"为整体,从治理方式、法治手段、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


  这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制度集成创新:


  一、多规合一。对规划的重视,和对多规合一的强调,反映在报告的许多细节之中,包括基于"多规合一"完善全省空间规划体系等,而这种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提升了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和效益,推动海南开发建设更加集中集约,开发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二、极简审批。报告中强调,构建"市场主体说了算"、企业和服务对象全面参与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而这种营商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省级重点园区全面推广极简审批,以及下一阶段可能推广铺开。


  第三,数字经济生态,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数字经济生态,贯穿报告始终。


  报告把数字经济列入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并强调"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年均增长30%以上。"


  笔者看来,这种重视和数据的背后,既包括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也包括培育、壮大数字产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以及作为支撑的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等。


  可以说,数字经济是推动海南将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相融合,紧密结合海南的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的必然选择,未来海南自贸港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新特区"。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


  对于海南来说,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构建网上农产品营销市场,让农户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市场,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宽流通渠道,打破有形市场局限,解决了农产品难卖、卖不上好价钱等问题。


  同时农村电商还有力推动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扶贫、乡村旅游等业务发展,全面构建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能够进一步带动全方位消费,深层次多业态扩宽农民群众收入,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新阶段的重要引擎。


  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海南方案"。


  报告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海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特色:


  一,共享农庄、特色产业小镇等平台。报告强调,建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100个特色精品美丽乡村。


  笔者看来,海南将以共享农庄、特色产业小镇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编制好新一轮村庄规划、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打造海南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二、产业融合发展。报告强调"推动农旅、农商融合",可以预见未来,海南乡村振兴将围绕"美丽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等方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方面,随着自贸港时代的不断深入,资金、人才、企业等更多资源将向农村倾斜,而海南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升级乡村旅游,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农旅文三产融合发展的态势和局面,把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真正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升级版新路子。(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