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度假游助推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


作者:王蔚丁宁    时间:2012-12-03





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12长三角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上,苏浙沪皖三省一市旅游局联合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并发布了《长三角房车旅游发展大纲》。

  这项举措不仅将有力促进长三角地区消费结构升级,构筑高水准的休闲度假旅游圈,深化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而且将进一步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追求一种缓慢、舒适品质生活的旅游需求,共同打造拉动经济、惠及民生就业、改善环境的旅游民生产品。

长三角致力于旅游民生建设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服务业发展较快,是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长三角也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最高、旅游消费能力最强、居民出游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袁丁介绍说,江苏省原来较单一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越来越不适应百姓休闲度假的需求,“让生活慢下来”正逐渐成为长三角旅游的新亮点,这标志着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大发展时代的到来。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供给与百姓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袁丁表示,做好“慢游”的文章,让游客慢慢品味一个地区的文化,“我们正在进行探索改变以往旅游方式,尝试培育悠闲旅游体系。”


  上海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认为,旅游民生产品建设,需要改变旅游观念和出行方式,过去旅游大部分时间花在“行”上,一天让游客跑六七个景点,跑完后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游’上,提倡休闲旅游方式,让游客在游的过程中得到身心放松,调节生活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乡村生态游、房车休闲游、康体养生游等旅游新业态。”


  这无疑意味着原来大众观光游的产品,将面临“升级换代”的要求。道书明主张以旅游标准化为抓手,以满足游客的精神愉悦为杠杠,让参加过旅游的人,做一次“精神沐浴”,可以更充沛的体力和最佳情绪投入新的工作。

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


  2013年杭宁高铁、杭甬高铁即将开通,加上已经开通的沪宁、沪杭等一系列高速铁路网,未来几年长三角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业内人士认为,高速铁路的出现,对于旅游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不仅加速了长三角同城一体化进程,而且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一个休闲时代、散客时代,一个区域旅游深度合作的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共同打造一体化市场大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副省长王建满认为,目前形势下要做好三篇文章,即处理好大与小、快与慢、统与分的关系。他说,高速交通体系和信息传输,使地域在变小,视野在变大;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追求舒适的品质生活,使旅游业关注“慢旅游”课题;苏浙沪皖四地旅游禀赋不一样,不做低水平竞争,放大“分”的特色,做好各项要素“统”的工作,使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目前,长三角城际间已基本形成了“1-2小时旅游圈”,然而,也遭遇公共服务滞后的“瓶颈”制约,如集散能力弱、信息服务差、游客购票难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说:“多年的实践表明,合作才有活力,服务才有价值,双赢才是最佳结果。”她表示,深化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合作,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完善服务,提升能级,重点推进旅游咨询服务、集散服务、安全管理、在线支付等,不断满足游客便捷、快速、优质的服务要求。

长三角率先启动房车旅游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从最初的市场合作到制度对接,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现在需要有“打通经络”、“串珠成线”的旅游项目来推动,“移动消费”的房车旅游产品的提出和建设,可谓是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和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进入百姓生活。作为自驾车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房车旅游是一种以房车为载体的休闲旅游方式,集自由、灵活、方便、舒适于一体,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据预计,在未来10年内,长三角地区房车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将可达到300万-500万人次。同时,房车旅游也将对汽车产业产生推力,加快包括房车制造在内的旅游装备业发展。


  房车旅游必须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长三角各地积极推动房车自驾车营地建设,建成了一批房车自驾车营地。目前初步设计了5条主干线,近期将首先推出2条示范线路。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认为,长三角本身地缘相连、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是一个集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群。如何发挥这个城市群的优势,需要做到旅游要素的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促进产业体验的内在融合,内在创新。(王蔚 丁宁/文)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