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靠科技和文化开启板栗产业新时代


时间:2012-11-27





  作为“京东板栗”的核心产区和全国最大的板栗出口基地,河北省迁西县先后获得“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优质板栗基地示范县”、“河北省出口板栗质量安全标准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迁西共有板栗70万亩,常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600多元直接来自于板栗产业,板栗已经成为栗农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三步走”促板栗产业稳步发展


  大规模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前,迁西就有栽培、出口板栗的传统,改革开放极大地助推了迁西板栗生产和出口贸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迁西县便利用“围山转”栽培模式把板栗发展推向高潮。“围山转”是把鱼鳞坑连在一起,顺着山挖沟,基本上是在山上开垦1米多宽,1米深的梯田,栽植栗树。这种模式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后来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广。到90年代末,迁西板栗的栽培规模基本达到了现有水平。


  标准化生产阶段。随着对板栗产业认识的逐步加深,90年代迁西县主要抓标准化生产,相关部门下发生产技术标准。《标准》从育种、嫁接、栽植、树下管理等进行规范,使板栗标准化管理得到普及。标准化的管理,使板栗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


  大力开拓市场阶段。2000年以来,迁西县把板栗市场的开拓作为重点来抓,使板栗系列产品畅销国际国内市场。政府给予支持补贴,多次组织企业到国内重点城市开推介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目前迁西板栗的国内市场大于国外市场,并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近年来,除巩固扩大日本市场外,大力开拓了东南亚及部分非洲、欧美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兴板栗市场,鲜板栗出口总量始终维持在近2万吨左右。


  用优势和政策助力产业化升级


  得天独厚的条件客观上使迁西板栗拥有独特的品质,这与迁西独有的地域、土壤、气象、水质有很大关系,地理条件优势造就了迁西板栗天然的品质;主观上,迁西县委、县政府积极制定保障措施,保证了板栗的品质优良,使得迁西板栗始终引领着国内板栗的市场价格。


  政府重视与农民的创造。每次板栗产业的跨越和大力发展首先是农民的创造,板栗产业直接收入影响着百姓收入的1/3以上,农民对板栗热情和经验积累不断促进着产业的发展。政府也为板栗产业的发展给予全方位支持。市场的发动,政策的支持,引领着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板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资金支持。最初开拓市场,发展龙头企业,县政府给予启动资金,以参股、优惠供地等形式支持产业发展,支持组建了几家板栗龙头企业,同时带动多家民营企业积极涉足板栗产业。使具备即食小包装生产线的企业发展到十几家。国有资本的启动,民营资本骨干力量的积极参与,极大促进了迁西板栗企业舰队的形式,为开拓迁西板栗市场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科技支撑文化引领板栗产业新时代


  以科技支撑标准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体化生产,在发展板栗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二是使用生物技术实现有机生产;三是品种区域化栽培;四是运用矮化早丰合理密植技术,组织人员大力推广合理密植,科学剪枝,力求板栗生产量与质的最佳结合;五是高接技术,大树、老树换新枝,提高了板栗产量。


  用科技延伸产业链条。板栗产业发展要靠科技支撑。在生产上,不管是板栗品质、产量,还是板栗生产的盛果期、初果期的栽培,各个环节都需要技术。随着板栗产业和科技发展,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开发风干板栗、干煲板栗贮存技术,不断丰富板栗的入市方式。


  文化引领。一是企业文化,如尚禾谷板栗发展有限公司定做了吉尼斯认证的世界第一大铜锣,每年在板栗收购期间举办秋季板栗收购开秤仪式,县里主要领导亲自敲锣开秤;二是商标品牌文化,迁西板栗目前有2个驰名商标,7个省著名商标;三是民俗文化,要开发一些与板栗有关的民俗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商业行为;四是饮食文化,大力开拓农家乐、板栗餐等;五是馆藏文化,建中国板栗博物馆,集中展示全国板栗产业生产、技术研究、文化成果,促进板栗产业各领域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助推迁西乃至全国板栗产业的发展。


  引入新型产业。用新型产业融合引领板栗产业发展。一是一产内部融合,即在栗林中发展林下经济;二是发展休闲旅游;三是催生新型商业手段,以现代化经营手段促进板栗产业发展。


  研发创意产品。把产品进行创意包装,如家居生活中发展盆栽栗树、盆栽栗蘑,标本式工艺品、旅游产品等。


  扩大宣传。迁西县连年举办栗花节、走栗乡、摄影展等节会,开办《今日栗乡》报刊、《栗花》杂志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促进板栗产业全面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