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行业变“轻”变“绿”凸显三大亮点


作者:张秀凤 顾定槐    时间:2012-11-15





最近十年,是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最好、成长最快的时期。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行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为846.67亿元,到2011年达3917.26亿元,增长了近5倍;产销率接近100%。十年来,上海石化行业变“轻”变“绿”,发展凸显了三大“亮点”。


首先是国有企业勇当改革调整发展的领头羊。上海石化、高桥石化等大型央企,十年中持续开展技术改造,实现了低成本、规模化的内生式增长,目前两家企业炼油能力达到2700万吨。


由原上海市化工局改制的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年中,集团稳步调整转型,逐步关闭淘汰焦炉、合成氨、烧碱等40多套高耗能装置,聚焦做强五大核心业务。在煤基多联产业务上,发挥高效转化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努力发展下游高端产品。集团总裁刘训峰告诉记者,华谊将通过优化布局,把一部分生产放到上海化工区内的华谊基地,相当一部分转移到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中西部地区。


其次是化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集聚化发展。十年来,人们感受最鲜明的变化是,中心城区环线内的数千家化工企业,逐步实施了搬迁、关停,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或产品全部退出,企业向园区集中。


借鉴世界化工发展模式、由围海造田而成的上海化学工业区,积聚了一批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这里,有“五个一体化”的先进开发建设理念,有大型乙烯工程、石油化工深加工等一批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协调项目。上海化工区已成为全国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最多、开放度最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截至2011年底,上海化工区投资总额达180.95亿美元。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主任张耀伦表示,未来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和“上海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双目标。


最后是外资化企在上海投资“如鱼得水”,发展顺畅。拜耳在上海化工区连续投资超过21亿欧元,建成了世界级的MDI、PC和HDI等装置,日前,其全球首套新工艺25万吨/年TDI装置已经落户投运,多套装置仍在扩产中。全球领先的巴斯夫在上海高桥基地建有亚太区最大的工程塑料工厂,目前正对改性材料厂进行扩建,将在2013年实现翻番。


除了生产线的落户,为了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跨国公司纷纷把区域总部设在上海,巴斯夫、陶氏、拜耳、杜邦、道康宁、霍尼韦尔、帝斯曼、汉高和GE等,都在浦东建立了地区总部,并投资建设世界级水平的研发中心,这些成为了上海化工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上海陶氏中心,既作为陶氏大中华区总部,又是陶氏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在10万平方米的大楼内,拥有84个专业实验室、500多位科技工作者。目前,外资化企利用上海研发力量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达100多家。


十年转型,十年跨越。上海化工行业已形成国企、民企和外资共同推动产业增长的新格局。一个杭州湾北岸的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带,先进化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紧密融合的新型产业,正在崛起。(本报记者 张秀凤 特约记者 顾定槐)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